时间:2020-01-16 08:20:05
1、单选题 下列各地中,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是
A.20°N,30°E
B.25°N,25°E
C.23°26′S,60°W
D.40°S,120°W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太阳直射点始终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则只有回归线之间即纬度小于23.5°的地方,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A、B、C、D四点的节气(北半球)是A、??B、??
C、??D、?;
(2)当地球位于C点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地方是?,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3)地球公转至?点时,我国东部地区出现高温多雨的天气;
(4)从D到A太阳直射点将向?(南或北)移动,到A点时,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的地区是?;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小值的地区是?。
参考答案:
(1)夏至?秋分?冬至?春分?
(2)南回归线?昼短夜长?
(3)A?
(4)北?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南半球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二分二至日”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位置。A为夏至、B为秋分、C为冬至、D为春分。
(2)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地球位于C点时,对应的节气为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南回归线太阳高度为90°,北半球昼短夜长,所以北京昼短夜长。
(3)本题考查我国东部的季风气候,我国东部为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为北半球夏季。
(4)D为春分,A为夏至,从D到A,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且向北移动,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南半球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
点评: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南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等判断地球的节气“二分二至日”。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春秋二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是某日两地太阳高度变化,甲地位于35°S的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甲、乙二地描述正确的是
A.一年中甲、乙两地仅有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B.一年中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比乙地小
C.乙地一年中正午日影朝南时间比朝北时间长
D.甲地较乙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幅大
小题2:若8小时后,乙地太阳高度达当日最大,此刻太阳直射
A.世界著名渔场
B.暖流流经地区
C.世界著名油田
D.热带沙漠地区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甲地纬度为35°S,正午太阳高度为75°,则太阳直射点位于20°S,乙地正午太阳高度为65°,距离直射点的纬度差为25°,乙地昼长小于12小时,则乙地纬度为5°N,当太阳直射15°S时,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一年中有两天太阳直射15°S,A选项错误;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为46°52′,乙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小于46°52′,B选项错误;乙地一年中正午日影朝南的时间比朝北短,C选项错误;甲地纬度高,所以甲地较乙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幅大。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若8小时后,乙地太阳高度达当日最大,则乙地此时北京时间为10:00,太阳直射点地方时为12:00,则直射点的经度为150°E,直射点的纬度为20°S,所以直射点位于澳大利亚东海岸,附近为东澳大利亚暖流流经区,热带沙漠气候位于澳大利亚的西海岸。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与农历周期无关的节日是
A.春节
B.清明
C.端午
D.中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春节、端午、中秋都是固定日期,而清明日期是在一定范畴内随机的。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明确传统节日与农历周期对应关系,清明日期是不固定的。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如果地球是一个半径为R的正球体,读图(阴影部分代表黑夜),回答
图示时刻,北京时间为
A.6 时
B.18时
C.5 时
D.19 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局部晨昏线判断。图示顺着自转方向,从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故为昏线,即图示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为18时,为60°W,以此计算北京时间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