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20-01-16 08:19: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 2007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冰川消融,一个热点话题”,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永久冻土带融化,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植物提早开花,昆虫提早出现……据此回答1—2题。
1、资料反映出地理环境的
[? ]
A、复杂性
B、整体性
C、稳定性
D、差异性
2、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
A、对农业生产只会带来不利影响
B、可能导致一些沿海的低地国家被淹没
C、抑制疾病的传播范围
D、全球地表径流增多


参考答案:1、B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好奇号”今年8月在火星着陆的。有证据显示,火星的过去较为暖和及潮湿,并在盖尔环形山内有很大的水量。“好奇号”所发现的证据显示,火星的现在或过去在化学成分上是适合存在生命的。火星自转轴与公转轨道面倾角同地球非常接近,根据地球和火星的有关资料回答题。
1.火星表面温度比地球表面低得多,其主要原因是2.在八大行星中,人类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主要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现象很相似,主要表现为
①火星有类似地球的极昼极夜现象
②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都比较适中
③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
④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与地球很接近
A.距日远,太阳辐射能密度小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C.大气无保温作用
D.昼夜更替周期长
E.①②③
F.②③④
G.①②④
H.①③④


参考答案:1. A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行星表面的温度高低直接受距离恒星的距离影响,故由于火星距离太阳较地球距离太阳远,故火星表面的温度较地球表面的温度低。
2.组合选择题可结合排除法分析,根据火星的公转周期约为地球的1.9倍,故火星上的四季变化不可能与地球的四季变化长度接近,④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和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应用地球生命存在的基本原理和表格资料进行推理,即可简单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10分)2012年11月以来,内蒙古兴安盟北部地区出现3次降雪天气过程,其中20日至21日科尔沁右翼前旗北部4个乡镇出现强降雪过程。该旗灾区平均降雪深度达到30厘米,局部地区积雪深度达到1米,形成30年来最严重的“白灾”。据当地农牧部门介绍,此次强降雪来袭突然,较历年提前40余天。截至11月26日最新统计,内蒙古兴安盟特大雪灾造成当地3个旗市5.28万人受灾,受灾牲畜201.4万头,因灾死亡牲畜1207头,受灾草牧场1500万亩,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94亿元。
简述内蒙古牧区此次“白灾”危害严重的原因。


参考答案:几次降雪过程集中;前次降雪尚未融化,再次发生降雪,且降雪量大,较往年提前(6分);内蒙古是我国的主要牧区,畜牧业发达,雪灾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4分)。


本题解析:“白灾”(雪灾)危害严重的原因分析应从降雪的程度(寒冷的程度)和灾区的状况两方面分析,据题意灾区降雪时间提前,降雪次数多,连续性强,雪量大,而牧区是我国的主要牧区,畜牧业发达,因此雪灾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
点评:本题组难度较低,对于此类试题,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学生要注意材料的处理。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德班召开,就二氧化碳排放配额进行磋商,其中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态度有很大差异。“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一直是中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的基础。
材料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与二氧化碳排放量比较图
(1)德班气候大会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 ,这一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主要包括? ? ?两大方面。
(2)“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原则。
(3)从材料分析,为什么发达国家在减排中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4)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__________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


参考答案:(1)全球变暖 ;大量燃烧化石(矿物)燃料; 破坏森林
(2)共同性;阶段(公平)性
(3)发达国家①人均排放量大于发展中国家②历史上累计排放量大于发展中国家
(4)生态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背景材料:2002年7月4日,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项目——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开工。西气东输是一项举世瞩目的宏大工程,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这项工程的建设对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提高新疆及沿线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推进沿线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大意义。据此回答问题:
1.“西气东输”、古“丝绸之路”及第二亚欧大陆桥均从A地形区经过,自然地理原因是2.“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解决我国3.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我国西部地区?
①把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
②改善城市大气环境
③增加就业机会
④保护植被,改善环境
A.路程最短
B.气候适宜
C.地形平坦
D.物产丰富
E.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F.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G.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不协调的问题
H.木材短缺的问题
I.①③④
G.①②③
①②④
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1. C
2. C
3.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中的A是河西走廓,注意题目要求是要回答的自然地理原因,选项A D不属于自然地理的范畴,河西走廓是地处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这是气候干燥,也不正确,“西气东输”、古“丝绸之路”及第二亚欧大陆桥均经过河西走廓是因为其地形比较平坦,其南北两侧分别是祁连山和内蒙古高原。故选C
2.“西气东输”工程是把西部的天然气经过管道运输送到东部地区,故不能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和木材短缺的问题,排除选项A D ,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而常规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西部地区的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西气东输”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我国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不协调的问题。故选C
3.“西气东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使东部地区的大气环境得到改善,不会对西部的大气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故选项中不能含有②,故选A
考点: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点评:本组题难度较小,只要考生对我国地形比较熟悉,对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及其意义有比较明确的了解即可完成。属于基础性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