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8:18:56
1、单选题 图为海陆间等温线分布的状况,表示
[? ]
A.北半球七月的等温线分布
B.南半球七月的等温线分布
C.北半球一月的等温线分布
D.南半球一月的等温线分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世界某地区水平衡分布图(水平衡:年降水量减年蒸发量),回答问题。
(1)分析沿ac线水平衡的变化及原因。(6分)
(2)甲处水平衡值比同纬度地区少的原因是什么?(10分)
(3)判断A、B、C三处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主导因素。(12分)
参考答案:
(1)从a到c水平衡值先减小后增大。(2分)原因:a处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1分)往北走,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降水减少。(1分)再往北走,主要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进一步减少;太阳辐射增强,蒸发量增大。(1分)到c处,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降水增加,气温降低,蒸发量减小。(1分)
(2)甲处西侧有山地高原,夏半年位于西南风(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来)的背风坡,加上受离岸的索马里寒流影响,降水少,蒸发量大;(6分)冬半年东北信风来自亚洲大陆(阿拉伯半岛),降水少,蒸发量大。4分)
(3)A处:灌溉农业;(2分)主导因素:灌溉水源。(2分)B处:畜牧业;(2分)主导因素:草场茂盛。(2分)
C处:种植园农业;(2分)主导因素:光热水充足。(2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中海陆轮廓,可知从a到c是由赤道附近的刚果盆地到地中海沿岸地区,其水平衡状况是水平衡值先减小后增大。因为a处处在刚果盆地中,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沛。往北走,到热带草原气候区,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降水明显减少。再往北走,到撒哈拉沙漠地区,主要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全年降水稀少,而太阳辐射却增强,蒸发量增大。到c处的地中海沿岸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降水增加,气温明显降低,而蒸发量也有所减小。
(2)据图中海陆轮廓可知,甲处位于索马里半岛附近地区,其西侧有山地高原,夏半年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而形成的西南风从陆地上吹来,而此处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加上夏半年受离岸的索马里寒流影响,降水少,蒸发量大;冬半年来自西亚的阿拉伯半岛的东北信风,降水少,蒸发量大。因而甲处水平衡值比同纬度地区少。
(3)据图中位置判断,A地位于尼罗河河口三角洲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而蒸发旺盛,宜发展灌溉农业,由于受灌溉水源影响较大,故其主导因素为灌溉水源。B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尤其草类茂盛,适宜发展畜牧业,故其主导因素为茂盛的草场。C处地处西非的西南角,为热带雨林气候区,由于长期受殖民主义影响,加上光热水充足,该地区形成单一的热带种植园经济,故其主导因素:光热水充足。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最高点与C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
(2)A处地形是 ,B处地形是 。
(3)图中支流①②③中画错一条是 ,判断理由 ? 。
(4)若G处高80米,气温10℃,则图示区域最高点气温为 ?℃。
(5)若从E、F、G三处选一处修建水库,就地形来说,选择最理想的坝址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230m?(2)鞍部?山谷(洼地)?(3)①?①处为山脊?(4)7℃
(5)E处? E为峡谷,工程量小,建设成本低,上游有较大集水区域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1)图示最高点的海拔为580米,C点的海拔高度为350米。(2)图示A处为两山峰之间,为鞍部;B处周高中低,为盆地或谷地。(3)河流应位于山谷中,等高线应符合“凸高为低”,故①处等高线“凸低为高”为山脊。(4)该区域的最高处海拔为580米,与G处高差500米。根据海拔每升高100米,温度减低0.6°C计算。(5)水库最适宜建在峡谷地带,工程量小,且上游为“口袋型”地形,集水面积和蓄水量大。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浙江省某乡镇示意图。
材料二:
? 该乡是远近闻名的柑橘之乡。该乡的橘树主要种植在海拔180米以下的地区。这里的村民发现,每年冬季海拔低于150米的地区橘固冻害比较严重,高于这一海拔的则损失较少。
(1)判断最有可能成为该乡镇中心地的村落名称,并简要说明判断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该乡镇建筑用泥沙采挖场集中分布在马家畈及高村附近河道的主要自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二,分析造成该地橘园冻害分布差异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下图所给的方框内画出沿下东村—下陈—外畈公路线的地形剖面图。 
参考答案:
(1)马家畈;位于区域的中心位置;地形平坦;交通便利。
(2)两河交汇;地形平坦开阔;流速平缓,泥沙容易淤积。
(3)冬季冷空气来临时,气流下沉;加上该地区多为丘陵谷地,冷空气容易在符地积聚,气温较低,受冻时问长,冻害严重。
(4)如下图。画出坐标、起始点、河流位置、最高点。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图为欧洲一月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完成题。
1.有关图中各地气温高低的比较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叙述正确的是2.2012年2月,欧洲出现了30年不遇的极寒天气,造成几百人死亡。导致这种天气的原因是
A.甲高于丙,洋流
B.乙高于丙,纬度
C.甲高于丁,地形
D.丁高于乙,海陆
E.西风带势力大为增强
F.极地冷空气强烈南下
G.冬季,北半球有变冷趋势
H.副极地低压带比正常年份位置偏北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甲高于丙,纬度影响;乙高于丙,洋流(海洋)影响;丁温度在0℃-4℃之间,和乙在同一温度范围;甲和丁纬度相差不大,但丁地势高温度低,故选C。?
2.通常北极极地中心为低气压控制,有着极冷的空气,并被周围的高气压包围着,冷空气都被限制在极地范围;有的年份,北极极地中心逐渐被高气压控制,之前一直限制在极地范围的冷空气就被排挤南下,导致寒流出现,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等温线的判读。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试题综合性强,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明确气温的影响因素。(2)明确极地冷空气南下会带来的影响。
【知识拓展】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及其原因
(1)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原因:太阳辐射(强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原因:南半球海洋较广阔,性质较均一。
(3)北半球冬季大陆上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夏季大陆上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海洋与大陆相反。原因:冬季大陆降温较海洋快,气温比同纬度海洋稍低;夏季大陆升温较海洋快,气温比同纬度海洋稍高。
(4)气温极端值: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北纬20°~30°的撒哈拉沙漠地区,最低值出现在南极大陆上。原因:夏季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附近,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辐射强,加上撒哈拉沙漠干燥,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所以形成最高气温。南极大陆因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加上终年冰雪覆盖反射率高,吸收太阳辐射少及海拔高(平均2 350米),降温作用明显,形成最低气温。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