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8:18:15
1、单选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一直为人口迁入区的是
A.欧洲、南美洲
B.西欧、西亚
C.北美洲、大洋洲
D.东南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
?
迁移原因
特?点
迁移路线
二战前
1.殖民主义扩张和资本主义发展
2.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开辟
1.从旧大陆到新大陆
2.从已知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地区
欧洲人到美洲、非洲
2.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3.东亚、南亚人被招工到美洲
二战后
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1.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
2.定居移民减少,流动工人增加(外籍工人)
1.拉丁美洲人到北美打工
2.南亚、南欧、非洲人到西亚打工
3.南欧、非洲人到西欧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一直为人口迁入区的是北美洲和大洋洲。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建国初期至80年代中期,我国人口迁移情况相似的组合是
[? ]
A、辽宁、江苏、上海、山东
B、广东、江苏、浙江、福建
C、浙江、江苏、上海、山东
D、辽宁、北京、上海、天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我国四大地区人口流动示意图,回答1—3题。
1、四大地区中人口流人量最大的是
[? ]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东北地区
2、四大地区中人口流动量最小的是
[? ]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东北地区
3、促进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B、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C、环境状况的变化
D、交通条件的改善
参考答案:1、A
2、D
3、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题。 
小题1:如果图中A、B、C是三个不同的国家,其中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
A.a1→a2? B.a1→b1
C.b1→b2? D.c1→c2
小题2:如果A、B、C是三个不同国家,a1、b1、c1是农村地区,a2、b2、c2是城市地区。其中能够代表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人口主要迁移方向的是( )
A.a1→a2、a1→b1? B.a1→b1、b1→b2
C.b1→b2、c1→c2、a1→a2? D.c1→c2、a1→c1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国际迁移即指跨越国界的人口迁移,结合图示A、B、C表示不同的国家,故a1→b1
,a1→c1属于国际迁移。
小题2: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过程,其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为农村向城市的迁移,根据a1、b1、c1是农村地区,a2、b2、c2是城市地区,故判断b1→b2、c1→c2、a1→a2属于乡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国际迁移的基本概念和目前两类国家的人口迁移方向的差异,并能结合图示的国界线分布、城乡差异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 美国人口增长示意图。 材料二 美国人均寿命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 美国人口密度示意图。
材料四 美国人口构成情况。
材料五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南方农业经济不景气,加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因此,南方黑人大批北上,进入城市寻找职业。
材料六 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黄河下游广大地区连年遭灾,大批中原饥民为谋生计,冒着被惩罚的危险,背井离乡“闯”入人烟稀少、土壤肥沃的东北地区,史称“闯关东”。
(1)根据材料一、二、三、四,简要概括美国人口特点。(5分)
人口增长:增长速度?(快或慢),老年人口比重?(高或低);
人口分布:人口?(方位)部多,?(方位)部少;
人口迁移:人口以?(迁入或迁出)为主,移民人口比重大。
(2)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南方和中国华北都出现大批人口向本国东北迁移的现象,根据材料五、六,分析其各自的原因是什么?(4分)
(3)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受资源、科技和消费水平等因素影响,美国资源丰富,国土辽阔,但媒体称“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并非好事”,你认为这句话是对还是错?运用环境人口容量的相关理论说明你的理由。(4分)
参考答案:(1)慢?高?东(部)?西(部) 迁入
(2)美国:
南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北方城市工业发展迅速,能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中国:
黄河下游广大地区连年遭灾;
东北地区人烟稀少、土壤肥沃,谋生机会多
(3)对?美国人口消费水平高(1分)?,对资源、环境压力大(1分)?
(或者:?错?随着美国科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1分)?,环境人口容量会提升(1分)?)
本题解析:本题以美国和"闯关东"为背景材料,考查美国人口特点及人口迁移的原因。(1)(2)在分析美国人口的特点和迁移原因时,要依据所给材料分别分析。(3)可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消费水平和科技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