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8:17:31
1、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杭州西湖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在以西湖为中心的60平方千米的园林风景区内,分布着主要风景名胜40多处,重点文物古迹30多处。
材料二:
某时期杭州国内游客统计。
材料三:
以杭州为中心300千米范围示意图。
(1)杭州旅游业的主要客源地是哪些省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湖是杭州最为著名的旅游区(景点),该景区具有很大的旅游价值,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驾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具有自由、灵活、时尚等特点。近几年来,“自驾游”在长三角地区日益盛行。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江、浙、沪等省市。
(2)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质量高;许多旅游资源集聚在一起,集群状况较好;与邻近地区相比,景点的非凡性较突出。
(3)长三角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公路交通发展迅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高,轿车进入家庭的速度快。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地理——旅游地理】(1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春节既是我国重大的传统民族节日,也是旅游的黄金季节。据统计,春节期间是我国东北地区和海南岛一年中旅游最主要的旺季。
(l)从上述材料可知,旅游具有明显的 和 特点。(2分)
(2)运用相关知识,分析东北地区和海南岛对我国旅客具有强烈吸引的主要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地域性(区域性)季节性(2分)
(2)春节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正值寒冬,而海南岛基本不受冬季风影响(2分),一片热带风光,成为冬季享受阳光、畅游海水、避寒的好地方(2分)。)而东北地区气候严寒(2分),出现了南方地区难得一见的冰雪风光(2分)
本题解析:
(1)旅游资源的特点。
主要特点
含义
多样性
①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形成千差万别的自然旅游景观;②各地由于历史、文化背景和民间习俗的不同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又造成各地文化旅游景观各不相同,③人们的旅游动机复杂多样
地域性
不同地域的旅游资源往往具有不同的特色
观赏性与吸引性(非凡性)
①自然和人文要素是否富有观赏价值和吸引功能是旅游资源区别于其他资源的本质特点。②观赏性越强、吸引力越大、旅游资源的价值也就越高
不可移动性
?
重复使用性
?
可创造性
旅游市场比较发达而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创新旅游资源的必要性和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图中资料“春节期间”说明旅游资源的地域性季节性。
(2)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可以吸引游客。春节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正值寒冬,而海南岛基本不受冬季风影响,一片热带风光,成为冬季享受阳光、畅游海水、避寒的好地方。而东北地区气候严寒,出现了南方地区难得一见的冰雪风光。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交通是人流、物流的桥梁,是区域资源、能源、产业联系的纽带。分析下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旅客生成密度”是指一个区域旅客发送量与其人口数量的比值(次/人),又称为“人均旅次”。下图是我国2000年“旅客生成密度”类型区分示意图。
材料二:“货物生成密度”是指一个区域货物发送量与其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吨/万元)。下图是我国 2000年“货物生成密度”类型区分示意图。
(1)材料一图中,属于高收入高出行率的是____区域(填代号);低收入高出行率的是____区域(填代号)。从旅客的出发地和目的地看,图中①区域和②区域的“旅客生成密度”有着密切关联,请指出有何关联并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材料一,描述“旅客生成密度”的一般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图中,属于高产值低密度的是_____区域(填代号);低产值高密度的是_____区域(填代号)。
(4)读材料二,指出国民经济发展与“货物生成密度”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②;①;关联:旅客(主要为民工)从①区域流向②区域。原因:②区域经济发达,收入较高,有较多就业机会。或①区域经济较落后,劳动力过剩。
(2)经济愈发达,“旅客生成密度”愈大;经济愈落后,“旅客生成密度”愈小。
(3)③;①
(4)一般而言,经济愈发达,以工业成品运输为主,货物运输量愈小;经济愈落后,以原材料运输为主,货物运输量愈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下列景观中属于自然景观的是
A.长江三峡
B.北京故宫
C.哈尔滨冰雕
D.深圳的“锦绣中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旅游景观的分类。故宫、冰雕、“锦绣中华”都是人类创造的,属于人文景观。
本题难度:困难
5、综合题 (10分)旅游地理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海南省2009年各月接待游客数量统计表。
材料二?三亚市拥有海南岛最美丽的海滨风光,被称为“东方夏威夷”。在约禹百公里的海岸线上密布亚龙湾(又称“天下第一湾”)、大东海、鹿回头公园、天涯海角、海山奇观、南山文化旅游区等闻名中外的旅游景点。下面为三亚市旅游景区分布图。
(1)简析海南省接待游客数量的季节特征,并说明其原因。(4分)
(2)根据题中所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三亚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做简要评价。(6分)
参考答案:(1)冬季接待游客较多(2分)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丽海南温度适宜,是避寒度假的理想目的地(2分)
(2)旅游资源丰富,尤其骜带滨海旅游资源丰富、等级高,旅游资源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较好,游览价值高玻£在海南岛最南端,临海,地理位置优越,有高速公路、飞机场,交通便捷;靠近珠三角、港澳、东南亚等地区,市场距离近;经济较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强;景区空间大,旅游容量大。(答出3点即可得6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海南省2009年各月接待游客数量统计数据,11、12、1月接待游客数量最多,可知冬季接待游客较多,这可从海南和我国大部分冬季气候特征对比分析,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而海南温度适宜,是避寒度假的理想目的地。
(2)从题中所给信息可知三亚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主要从旅游资源类型:滨海旅游资源丰富、等级高;旅游资源价值高;交通条件:有高速公路、飞机场,交通便捷;客源市场距离:靠近珠三角、港澳、东南亚等地区,市场距离近;服务设施水平:基础设施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强等方面来回答。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