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8:14:04
1、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4分)
材料一 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见表。
图中甲村庄土地利用类型
(1) 据材料一推测,该图反映的是________(夏或冬)季,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 近几十年来,河口等深线向外海凸出越来越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善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当地政府决定在A、B、C三地中建设一大型港口,应选择在________外最合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 据图中信息判断,图中河流干、支流在主要开发利用方式上有什么不同?(2分)
(5) 图中甲村在土地利用结构上有什么问题?这对下游湖泊及下游河流会造成什么影响?(4分)
2、综合题 读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M河流域海拔1550~4441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165.3毫米,蒸发量2246毫米。
材料2:M河流域范围图、M河流域降水与径流多年动态变化图和2000年M河流域土地利用构成及变化表。
2000年M河流域土地利用构成及变化表
(“一”表示减少,“+”表示增加)
| 土地利用类型 | 林地 | 灌木林 | 高覆盖草地 | 荒漠草地 | 城镇居民用地 | 耕地 | 裸土(岩)地 | 戈壁沙地 |
| 占总面积(%) | 0.02 | 18.29 | 14.02 | 11.26 | 0.47 | 21.64 | 9.44 | 5.21 |
| 与1957年相比(%) | -60.5 | -36.5 | -47 | +33.9 | +1198 | +1004.8 | +41.4 | -30.6 |
3、单选题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其主要表现是 ()
①它是我国人口承载量最大的地区②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③环境遭破坏后,恢复相当困难④各自然地理要素过渡地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综合题 读我国某省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
(1)图中A地区日照时数不及B地区,试分析原因。(4分)
(2)阐述该省城市分布特征,并简要分析自然原因有哪些?(10分)
(3)C城是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地级市,也是我国西部著名的钢铁工业城市,该市钢铁生产与宝钢相比的优越区位有哪些?(4分)?
(4)该省西部地区多大河,但水电开发尚不充分,说明其开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4分)
5、综合题 阅读右图及其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拟建的第二条进藏铁路川藏铁路右图。
材料二:中铁二院一位设计人员透露。“当年在青藏、川藏、滇藏三条线路比较中,川藏铁路因为修建难度大、投资额度高等重要因素,暂被搁置,国家决定先建设青藏铁路。”
(1)为了减少生态破坏,西藏地区可开发那些新能源?
(2)试分析川藏铁路修建的主要自然障碍。
(3)川藏铁路修建后,其战略意义远大于青藏铁路,试分析川藏铁路建设的意义。(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