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8:12:20
1、单选题 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回答题。1.洪水淹没地区图层与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2.对1950年与l998年长江中下游湖泊面积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A.推断出各地受灾情况
B.推断出各地降水情况
C.-计算湖泊水域面积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E.计算湖泊蓄水量
F.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G.了解围湖造田情况
H.预测该地区降水变化趋势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叠加洪水淹没地区和人口分布图层,可以推测洪水对人口的影响,推测出各地受灾情况。
2.叠加不同时期的湖泊面积图层,其主要目的是了解近年湖泊面积的变化。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根据题干的信息综合分析,掌握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原理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2、填表题 读美国主要矿产和工业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美国东、西部的工业差异,并分析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经济增长速度示意图,请分析在第Ⅲ阶段其经济衰退的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上图第Ⅲ阶段,美国出现人口向西部、南部迁移的现象,这种人口迁移对西部、南部地区的积极
?影响有哪些??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东部以传统工业为主,西部以新兴工业为主;东部开发早,煤铁资源丰富,发展了以煤炭、钢铁、
? 机械等为主的传统工业;西部开发晚,环境清洁优美,科技发达。
(2)第Ⅲ阶段,本区出现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重、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上涨、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
? 企业效益降低等现象,导致该区域经济衰退。
(3)人才流入,增加了劳动力;促进资源开发和经济的发展;活跃市场,带动消费。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结合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从省级行政区划上看,两地区有差异:“珠三角”各地同属广东省;“长三角”各地则分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个区域的经济高速发展,均得益于国家政策——改革开放。但也略有区别:“珠三角”主要是_______________(政策);“长三角”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政策)。分析“珠三角”该项政策制定的主要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区域的经济高速发展,造成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大规模人口迁移,其主要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近几年,两区域都出现了所谓的“民工荒”,关于其产生原因及应对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项选择)____。
A、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实施,我国劳动力市场已经出现供给短缺
B、沿海的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迁到经济相对比较落后地区,许多民工在当地便可以就业
C、由于两地区生活成本高,民工更愿意到生活成本低、相对工资高的地方工作
D、两地企业应在提高工资的同时,加强人性化管理,为民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E、两地企业应有意识地向技术、资金密集的行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
参考答案:(1)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
(2)发展经济特区;开发浦东;地处南部沿海,对外联系便利,邻近港澳,地处侨乡有利于引进资金、技术、设备
(3)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到沿海;BCDE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江苏省盐城市滨海湿地保护与开发情景方案设计及其生态经济效益比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情景Ⅰ、Ⅱ、Ⅲ分别是基于2008年、2000年和1983年现状设计的,下列关于该湿地景观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2.以上湿地景观变化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3.比较三种情景下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最优方案设计是
A.滩涂面积逐年减少
B.芦苇地面积略有增加
C.池塘面积增加最多
D.盐田减少变为水田
E.情景Ⅲ时期开发利用程度低,湿地利用类型主要是盐田和少量水产养殖
F.情景Ⅱ时期盐场扩建、水产养殖规模扩大
G.情景Ⅰ时期湿地开发以种植业为主,旱地作物比重大
H.情景Ⅰ时期盐田因产量和收益影响,已全部转为水产养殖
I.情景Ⅰ
G.情景Ⅱ
情景Ⅲ
都一样
参考答案:1. C
2. C
3.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该题是一道读图题。情景Ⅰ、Ⅱ、Ⅲ分别是基于2008年、2000年和1983年现状设计的,图中显示滩涂面积情景Ⅰ与情景Ⅱ没有变化,故答案A错误,芦苇地面积情景Ⅲ比情景Ⅱ面积略有减少,故答案B错误,图中池塘面积情景Ⅰ比情景Ⅲ、情景Ⅱ明显增加,而且是图示几种湿地中增加面积最多的,故答案C正确,盐田先增加后减少,大部分变为池塘,少部分变为水田,故答案D说法不正确。
2.本题读图应做到两图结合,上图中可以读出土地利用类型,下图可以读出经济、环境效益,从而反映出土地的开发利用率。下图显示情景Ⅲ时期农业开发效益比较低,说明土地利用开发利用程度低,湿地利用类型主要是盐田和少量水产养殖,答案A说法正确,不可选,情景Ⅱ时期比情景Ⅲ时期盐场、池塘面积明显扩大,说明盐场扩建、水产养殖规模扩大故答案B说法正确,不可选,情景Ⅰ时期湿地利用类型最大的是池塘,开发以水产养殖为主,而不是以种植业为主,而且旱地作物只分布在西北角小部分地区,比重小,故答案C说法错误,答案选C,读图比较情景Ⅰ、情景Ⅱ两个时期的开发情景方案设计图,不难看出情景Ⅱ时期盐田的分布地区到情景Ⅰ时期已全部转为池塘,发展水产养殖,其原因是盐田产量和收益较低,故答案D说法正确,不可选。
3.读图比较三种情景下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时,应将每一情景时期的湿地保护效益、农业开发效益和净效益三者相加,再减去环境开发成本,得出数值最大的就是设计最优的方案,比较三时期情景可得出情景Ⅲ是最优设计方案。
考点:本题考查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8分)读“京津地区局部示意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天津滨海新区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区内集中了海洋化学、电子信息、汽车和装备制造等现代工业企业。2007年5月,欧洲“空中客车”公司飞机总装线合作项目落户天津滨海新区。
(1)该区域主要矿产资源有?、??、?等。(6分)
(2)“空中客车”公司总装线项目带动相关产业在天津滨海新区聚集,这有利于聚集的产业?。(4分)
①减少地域联系?②提高产品价格?③共用基础设施?④加强分工合作
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海洋化学工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有?、?、?、??等。(8分)
参考答案:
(1)海盐、石油、煤炭(每个2分,顺序可对调,共6分。)
(2)D(4分。漏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3)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技术先进、政策支持(工业基础好)(每个2分,顺序可对调,共8分。)
本题解析:
(1)由图中图例可知,该地区主要的矿产资源有煤炭、石油、海盐。
(2)产业聚集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生产工序的联系,另一个是共用基础设施;空中客车在天津滨海新区聚集主要是有利于利用基础设施,同时也加强分工合作。
(3)社会经济条件要从交通、市场、技术、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