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8:11:34
1、单选题 公元1900年以来,世界上发生的23起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中,有21起都是由于地震导致的,其主要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读表格,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 )
| 次数 | 国家 |
| 4次 | 中国(唐山、汶川等) |
| 3次 | 伊朗 |
| 2次 | 次土耳其、意大利 |
| 1次 | 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秘鲁、智利等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表中的强烈地震多为浅源地震;发生地震的国家多位于消亡边界;印度、巴基斯坦地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掌握地震形成的基本机制,即与板块分布和板块运动之间的关键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世界一些主要国家分布的地理位置和板块位置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今天20时,台风“桑美”的中心位置已经移至280N、1250E,中心气压950百帕,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读此报道完成(1)-(3)题。
(1)台风中心位置位于
A.黄海? B.东海? C.南海? D.渤海
(2)如果台风以30Km/小时的速度向偏北偏西方向移动,则7小时后,中心位置最接近
A.320N、1230E? B.300N、1270E? C.250N、124.50E? D.300N、124.50E
(3)有关该台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缓解华南地区的旱情? B.江苏沿海可能受大风的影响
C.将在大陆上减为高气压? D.台风中心风力最强
参考答案:(1)B(2)D(3)B
本题解析:(1)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近海的纬度位置,北纬30度位于长江口南侧,长江入东海,所以280N、1250E地点海域位于东海。(2) 台风中7小时中移动了210千米,由于是向偏北方向,故大致移动了2个纬度,经度位置比原先靠西,故正确答案为D。
(3) 从台风中心位置和移动来看,台风不经过华南地区,故A错;台风为低压系统,到达大陆时,低压减弱,但不能变为高压,故C错。台风中心附近风力最大,故D错。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黄河之害在于“多沙少水”。2004年7月,黄河小浪底水库进行第二次调沙调水实验,并获成功。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调水调沙实验是通过“人造洪峰”将泥沙“带入”大海,其利用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①流水侵蚀作用 ②流水搬运作用 ③流水溶蚀作用 ④流水沉积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小题2: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调水调沙的最佳时机应选在
A.春旱严重时
B.夏汛来临前
C.秋季汛期后
D.冬季枯水期
小题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的是(?)
A.地理位置特殊,生态环境脆弱
B.土质疏松
C.气候干旱且多暴雨
D.地质灾害频繁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治理黄河泥沙的措施。
小题1:“人造洪峰将泥沙带入大海”,必然是利用流水的侵蚀和搬运作用;
小题2:黄河带来泥沙最多的时间为夏季,由于黄土高原雨季来临,则水土流失加重,故夏汛来临之前,对水库进行调水调沙,腾出库容,应对夏汛。
小题3:黄土高原处于半湿润地区,故气候干旱不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10年1月,海地发生7.3级地震,几十万人遇难;同年2月,智利发生8.8级地震,数百人丧生。下图为两次大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两次大地震
A.震中都位于太平洋沿岸
B.震中都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
C.能量源自地球内部
D.遇难人数的多少取决于震级的大小
小题2:图中甲、乙两区农业发展条件的相同点是
A.地域狭小,耕地规模小
B.终年光照充足
C.雨热同期
D.全年降水分配均匀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结合图示的海陆分布和板块分布判断,海地地震位于大西洋、属于板块内部,A、B项错误;海地地震的震级较智利地震低,但伤亡人数较智利地震多很多,故D错误;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
小题2:图示甲位于南纬30°--40°的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乙位于40°--60°的大陆西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光照不足,故B、C、D项错误。受西部安第斯山脉的影响,平原分布于沿海狭长的区域,故甲、乙两地的耕地面积都较小,A项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抓住图示的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包括图示的经纬度位置、板块位置、地形分布等;并结合地震的形成原因和不同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等内容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图12示意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
(1)判断甲、乙自然灾害的种类并说明判断的依据。(4分)
(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6分)
参考答案:(1)甲为地震?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
乙为飓风?东部处在北大西洋飓风侵袭路径上,南部接近飓风源地(4分)
(2)加强灾害预测和预报;制定防灾应急方案;修建避难场所等工程性防御设施;进行防灾教育和培训等。(6分)
本题解析:
第(1)题,根据图例可知,甲自然灾害主要分布太平洋沿岸地区,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应为地震,乙自然灾害主要分布大西洋和墨西哥湾沿岸地区,应为飓风。
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主要从监测与预报、应急预案、防御设施、教育和培训等方面来解答。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能抓住图示自然灾害的分布特征和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进而可以判断自然灾害的种类,并掌握自然灾害防治的一般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