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8:04:41
1、单选题 我国某农村农业生产结构规划图。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小题1:关于该地区的农业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A.商品率高
B.生态农业
C.集约程度高
D.实行小农经营
小题2:该村农业产业结构关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地域性原则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综合分析。
小题1:图示反映该地区的生产规模较大;故D项错误。
小题2:图示产业结构多样化,延长了产业链,利用持续性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区域图,回答问题。
小题1:西藏地区
A.河湖稀少
B.年降水量西北多,东南少
C.城镇主要分布在地势相对较低的谷地
D.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小题2:青稞是西藏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多种植于河谷地带,主要原因是河谷地带
A.热量更充足
B.降水量更大
C.光照更充足
D.土壤更肥沃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西藏。
小题1:西藏位于青藏高原,河湖众多,A项错误;受地形东南低西北高的影响,东南部
地区迎受西南季风影响,故年降水量东南多,西北少;B、D项错误。该地区最大的自然环
境特征:高寒,故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较温暖)。
小题2:青藏高原农业最大的限制条件是高寒,热量不足,故河谷地带地势较低,热量较
充足,适宜种植业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5.关于阿根廷牧牛业叙述正确的是:
A.海上冷冻船的发明使牧业获得发展
B.这里最早的良种牛是澳大利亚带来的
C.这里所产的牛肉主要出口到美国
D.这里的牧业一直是粗放的经营方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图5—9“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回答4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生产对象看,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农业
B.从投入产出看,该农业属于混合农业
C.从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动情况看,该农业属于生态农业
D.从产业结构看,该农业属于立体农业
小题2:该农业生产模式的优势是?
A.可少占耕地,实现农产品自给
B.打破农业生产的地域性限制,高效地利用了土地资源
C.便于实现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
D.实现农业生态的良性循环
小题3: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 (? )
A.地形和气候? B.水源与气候
c.文化与科技? D.劳动力素质与生产经验
小题4:该地区的农民对产品进行了深加工,建立了一系列乡镇企业,综合利用农业资源(如图5--10),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你认为该生产体系?
?
A.实现了生产污染物零排放
B.促进了甘蔗生产的产业化进程
C.摆脱了生产的季节周期性和地域性
D.实现了生产过程能量和资源的循环利用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A?
小题4: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生产与环境。。
小题1:A项按生产对象,该农业属于混合农业;错误;B项按投入产出该农业属于密集农业、商品农业;错误;D项从产业结构来看该农业属于第一产业;错误;故选C项。
小题2: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并把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利于环境保护,故形成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小题3:该地区充分利用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光热丰富的特点发展生产。
小题4:图示甘蔗制糖厂布局于甘蔗种植地附近,故利于甘蔗种植规模的扩大。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不同地域形成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是由于不同地域
A.自然条件不同
B.交通条件不同
C.技术条件不同
D.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很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等。不同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很大形成了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