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8:03:10
1、单选题 北半球夏至日,全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 )
A.北半球各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B.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C.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D.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故北回归线及其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而南半球达最小值。故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28分) 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轨迹示意图。
材料二: 我国多年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单位:亿焦耳/平方米)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世界光伏年装机容量变化图。
(1)当A点为6月22日正午时刻时,北京(116°E)的地方时是 _________,与北京日期相同的时区范围是从_________区到东12区。(4分)
(2)太阳直射点从A点沿移动轨迹向 方向移动,到达B点时,用时_________小时。期间,地球公转的日地距离逐渐 ,地球上出现极夜的区域范围逐日 ,佛山(23.02°N)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 ,昼长逐日 。(6分)
(3)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特点是 ,图中等值线a所代表的数值是 。(4分)
(4)简析图中P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比Q地大的主要原因。(4分)
(5)描述世界光伏年装机容量的变化趋势 ,分析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市场前景广阔的原因。(10分)
参考答案:
(1)6:24(6点24分);(2分) 东2 (2分)
(2)西略偏南 (1分) 48 (1分) 增大 (1分) 减小 (1分) 增大 (1分) 缩小(1分)
(3)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2分) 40 (2分)
(4)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2分) 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2分)
(5)总体呈上升的趋势,近年来发展迅速。(2分) 我国能源需求量大,市场需求扩大;(2分) 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2分) 太阳能是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2分) 光伏发电技术日趋成熟。(2分)
本题解析:
(1)北京(116°E)与160°W经度相差84°,地方时相差5小时36分钟.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即 160°W经线地方时为12时,可以算出北京的地方时为:12时-5小时36分钟=6:24;东八区的区时(与北京时间相差16分钟)为6月23日6:40,东2区的时间为6月23日0:40,因此与北京日期相同的时区自东2区至东12区.
(2)根据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的合成来看,太阳直射点向西略偏南运动(以自转运动为主);读图可知,第三次经过该经线,经过了两个太阳日,为48小时;尚未到达远日点,公转速度越来越慢,日地距离越来越远;南极地区出现极夜的范围会越来越小;期间,直射点距离B点越来越近,即向南运动,距离佛山越来越近,其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北半球昼长从最大值,逐日变短。
(3)根据我国多年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数据示意图可知:其分布特点为西多东少,北多南少;等值线a在四川盆地,为太阳能最贫乏区,再结合太阳辐射量数据推断,a数值为40。
(4)根据所学知识,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有:地势、纬度、大气透明度、天气状况等。P地(青藏高原)和Q地(内蒙古高原西部)二者的大气透明度都较高,全年晴天都较多。因此本题只从地势和纬度两方面来入手。
(5)分析变化趋势先总体上说后局部说,即: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近年来发展迅速;我国光伏产业市场前景广阔的原因主要从: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分布地区广)、市场需求量大(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能源缺口大)、太阳能优点多(清洁无污染且可再生)、技术日趋成熟等方面来分析即可。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及计算;等值线的判读;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读图分析能力;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市场前景广阔的原因的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某城市的太阳历广场平面图”,该广场参考古代的某种天文观测方式,在图示位置竖立标杆,①至⑥处分别放置石柱。一年中,标杆顶影子的移动范围介于曲线④、②和⑤、⑥之间。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该地地理位置可能是
A.20°N,126°E
B.20°S,126°E
C.30°N,114°E
D.30°S,114°E
【小题2】站在广场中心进行观测,②处的石柱代表了
A.春分的日出方位
B.夏至的日落方位
C.秋分的日出方位
D.冬至的日落方位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从材料可知,该地地方时比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晚24分钟,则该地经度为114°E。该地一年中正午日影始终朝向正北方向,说明该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地区。
【小题2】从图中可以看出,②处所对应的时刻为15点30分,可能为该地冬至日的日落时间,因此此处石柱代表冬至日的日落方位。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地球公转的“二分二至”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填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节气名称:
A ;B ;C ;D 。
(2)地球位于A处时的日期是 月 日前后。
(3)地球位于B处时,杭州的昼长为 小时。
(4)地球位于图中 处附近时,公转速度较慢。
(5)地球位于图中 处时,北极圈以北到处有极昼现象。
(6)从A处到C处,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的方向是 。
参考答案:(1)冬至 春分 夏至 秋分
(2)12月22日 (3) 12小时
(4) C (5)C (6)北
本题解析:(1)根据地球公转位置可知,A—冬至日,B—春分日,C—夏至日,D—秋分日。(2)A—冬至日,时间是12月22日左右。(3)B是春分,昼夜均等,时间是12小时。(4)地球公转远日点附近速度慢,近日点附近速度快。(5)夏至日,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6)A是冬至日,C是夏至日,从冬至日到夏至日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到北回归线。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太阳活动剧烈时,会给地球带来一系列影响,比如
A.地球上的有线通讯突然中断
B.地球的磁场突然出现紊乱
C.地球上的地震灾害突然增多
D.地球上的大气污染突然加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黑子活动影响地球上的气候变化(影响各地的降水量变化);耀斑爆发扰乱电离层,产生磁暴,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太阳风到达地球两极,产生极光。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属于基础性试题。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