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8:01:55
1、综合题 (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某岛屿及附近海域等高线图。
材料二 据统计,2010年该岛屿所在国家的人口已达2.35亿,成为世界第四人口大国,该国的石油、锡、天然气、铀、镍、锰、铜、铬、铝土矿、金刚石的储量也较丰富。
(1)描述该岛屿的地形特征。
(2)据材料二,简述该国的人口变化特点,并分析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和这种变化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
参考答案:
(1)该岛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1分)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1分);平原分布在北部及沿海地区。(1分)
(2)变化特点:人口增长率降低,人口数量增大。(2分)原因:资源丰富,科技进步,农业单位面积产值提高。(2分)环境问题: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2分)
本题解析:
(1)读图,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和分布特征,西北部海拔高达2000米以上,东南部海拔多数在500米以下 ,北部有海拔200米以下的沿海平原,所以其地形特征是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分布在北部及沿海地区。
(2)人口变化特点可从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率两方面分析。读材料二图可知,该 国人口增长率降低,人口数量增大。
人口增长的原因应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资源、科技、经济等方面分析。读材料二可知,该国自然资源丰富,随着资源 的开采,该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业生产单位面积产量增加,能养活更多的人口,环境人口容量增大,人口增多。
新增人口会消耗更多的资源,人口增加所需要的粮食等生活、生产资料增多,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大,开矿、扩大耕地面积都会导致植被退化、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生态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2002年世界主要产茶国比较表,回答44~46题。
15.表中四国人均消费茶叶最多的国家是?
A.中国?B.印度?C.斯里兰卡?D.印度尼西亚
16.印度茶园面积小于中国,但茶叶产量却大于中国,其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采茶期长?B.机械化程度高
C.劳动力资源丰富?D.土壤肥沃
17.十七世纪初荷兰人将茶叶和茶文化由中国带到欧洲,这一现象属于文化传播中的?
A.刺激扩散? B.等级扩散? C.传染扩散?D.迁移扩散
参考答案:15C? 16A? 17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图13?,回答下列问题。
⑴.①与②两海域中,盐度较低的是?,其盐度较低的原因是?
?。?
⑵.④所在地形区是?,其发展畜牧业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⑶.⑤所在工业区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
⑷.⑨工业城市名称为?,原以?、?著名,现已发展成为德国?、?和?中心,体现了德国工业具有由?
向?扩展的特点。
⑸.③为?运河,连通?和?两大海域;德国最大的港口在图中的代号为?。
⑹.图中⑥代表的国家是?,在2004年5月1日正式加入?,是新加入该组织的国家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参考答案:⑴.②?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多雨,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且周围有大量的河川径流的注入?⑵.波德平原?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宜生长多汁牧草?⑶.①丰富的煤炭资源?②离铁矿区较近 ③充沛的水源 ④便利的水陆交通 ⑤广阔的市场?⑷.慕尼黑?啤酒业?旅游业?宇航?飞机制造?微电子工业?北部?南部?⑸.基尔?北海?波罗的海?⑧?⑹.波兰?欧盟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德国及其周边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①和②分别是北海和波罗的海,通过基尔运河相连,波罗的海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多雨,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且周围有大量的河川径流的注入,因而海水盐度较低。该气候适宜生长多汁牧草,可发展畜牧业;⑤为德国的鲁尔区,其发展的区位优势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离铁矿区较近,充沛的水源,便利的水陆交通,广阔的市场;⑨工业城市是慕尼黑,原以啤酒业、旅游业著名,现已发展成为德国宇航、飞机制造和微电子工业中心,体现了德国工业具有由北部向南部扩展的特点;波兰是2004年5月1日加入欧盟的国家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下面某区域气候分布图,回答题。
小题1:Q地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小题2:P、S两地纬度大致相同,而气候类型不同,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洋流
D.地形
小题3:E、F、P三地自然带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分异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读图可知Q地位于南美洲的亚热带地区的东部沿海,此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故选C。
小题2:试题分析:P、S两地都位于盛行西风带,P地位于山地的西侧,属于温带海洋气候,而S地位于山地的东侧,受山地的阻挡,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所以影响二者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地形。故选D。
小题3:试题分析:E、F、P三地自然带分布是沿纬度变化的方向南北更替,属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故选A。
点评:本组题考查南美洲的气候类型及成因、自然带的分布规律,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识记南美洲的气候分布,理解其成因,掌握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中亚供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是
A 小麦和甜菜? B 稻谷和棉花? C 小麦和棉花? D 棉花和大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中亚地区主要的农作物。中亚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但是光照资源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用农作物有机质的积累。其中锡尔河和阿姆河提供了灌溉水源。其主要的农作物为棉花和小麦。所以中亚供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是小麦和棉花。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