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7:59:50
1、单选题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题:
1.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2.在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
A.吃月饼
B.共庆团圆
C.荡秋千
D.踏青插柳
E.放鞭炮
F.守岁迎春
G.逛灯会,欢度元宵
H.北半球白昼变长
I.但短于夜
G.南半球白昼变长
并长于夜
北半球黑夜变长
但短于昼
南半球黑夜变长
并长于昼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位置的太阳直射点位置判断:A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判断为夏至日;C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判断为冬至日,故B表示秋分日,D表示春分日。故从D到A为春分到夏至日,应为我国的春末夏初时节;故与B选项符合。
2.结合上题分析,从B到C表示秋分到冬至日,故太阳直射点从赤道移动到南回归线,即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故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白昼逐渐变短,黑夜逐渐变长;而南半球昼长夜短,且白昼逐渐变长,黑夜逐渐变短。故选B项。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公转及读图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能判断公转轨道图上二分二至日位置,并结合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判断昼夜长短的状况和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日本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14点46分(东九区区时)在日本仙台市东部海域发生了里氏9.0级强震。截止4月4日,由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已确认造成12259人死亡、15315人失踪。据此完成问题。1.当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东八区)是2.此次地震发生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位于
A.3月11日13点46分
B.3月11日15点46分
C.3月10日14点46分
D.3月l2日14点46分
E.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
F.赤道上
G.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
H.北回归线以北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时计算和太阳直射点的运动。
1.东八区位于东九区西面1个时区,故区时较东九区区时晚1个小时。
2.材料反映地震发生时为3月11日,即春分日之间,故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C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二分二至图(左图)与某日太阳光照图(右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虚线表示极圈或回归线)。(16分)
(1)写出左图中①、④两处节气名称:①?;④?。(4分)
(2)当地球上的昼夜状况如右图中所示时,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值。此时A点夜长是?小时。(4分)
(3)右图中A、B、C、D四地线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A、B、C、D四点中地方时相同的是?。(4分)
(4)当地球上的昼夜状况如右图中所示时, A、B、C三地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A、B、C三地黑夜由长至短排列顺序是?。(4分)
参考答案:
(1)冬至 ; 秋分 (4分)
(2)小 ;? 24?(4分)
(3) A<D<B<C ;? A、B(4分)
(4)B>C>A; A>C>B(4分)
本题解析:
(1)由图知①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应该为冬至日;④是由夏至向东至的过程中应该为秋分日。
(2)此时南极圈内是极昼,说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应达一年之中最小小 ;A点在北极圈上次日夜长是24小时。
(3)线速度大小与纬度大小成反比,由图可知纬度:C<B<D<A,所以线速度为: A<D<B<C ;?地方时是因经度因素而形成的时间,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由图可知A、B在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应该相同。
(4)正午太阳高度大小与距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远近有关,距离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由图可知B>C>A;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越向南夜越短,可得 A>C>B。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节日中,地球公转速度变慢的是?
A.中国教师节
B.国庆节
C.世界环境日
D.中秋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公转速度。公转速度的规律:近日点(1月初)最快,远日点(7月初)最慢。故自1月初到7月初不断变慢。排除法,可选C。世界环境日为每年6月5日。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某学校(110°E)地理兴趣小组用立竿测影的方法确定地方时刻。如图甲在自制刻有钟点时间的圆盘中心垂直竖立一根高为20厘米的标杆,7条放射线段是在某日每隔2小时记录的标杆阴影方向和长度(图中时间均为地方时),正午时标杆影长20厘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看测量的日期可能是 ( )
A.春分 ? B.夏至 ? C.秋分 ? D.冬至
(2)每天北京时间_____时_____分观测,该小组测量标杆的影子最短。
(3)该学校的地理纬度大约是 ( )
A.0°? B.45°N? C.45°S? D.60°N
(4)若再过三个月,该地日出时间是当地4点钟,请尝试将影子在一日内变化的示意图及相应的时间填画在图乙中(间隔2小时画出)。
参考答案:(1)AC(2分)? (2)12时40分
(3)B?(2分)?(4)见图(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日影的观测。(1)根据当地日出日落的时间判断该日昼长12小时,故判断为春秋分日。(2)杆影最短应为当地(110°E)12时?,可计算北京时间。(3)根据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5°,计算当地的纬度为45°N。(4)若该日4时日出,则当地昼长夜短,日出应为东北方向,则日出时杆影方向为西南风向;日落方向为西南,则日落时的杆影方向为东南方向;其注意杆影长度的变化,从日出到正午不断变短,正午杆影最短,从正午到日落杆影不断增长。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