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7:59:29
1、单选题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题。
1.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2.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是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逆辐射
D.大气辐射
E.A
F.B
G.C
H.D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地面暖大气”。
2.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是D,D为大气逆辐射。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只要学生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原理即可作答。
重难突破: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原理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吸收、反射和散射:吸收具有选择性,平流层中臭氧吸收紫外线、对流层中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云层愈厚,反射愈强;散射也有一定的选择性,蓝紫光最易被散射。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从而起到 保温作用,又称为“温室效应”。
(3)人类活动:森林、水库和城市等因素也影响气温。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逆辐射
D.大气辐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只要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原理即可作答。
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原理: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陆地上的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域对周边地区热力状况产生影响,因此对降水量也有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因季节而有差异。下面左图为我国东南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若仅考虑该区域热力环流状况,图6中能近似表示湖泊及其南北侧冬、夏季节降水量曲线的分别为
A.a、b
B.a、c
C.c、a
D.c、b
小题2:某学习小组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近年来该湖泊的面积不断萎缩,对其原因分析最不可能的是
A.上游森林的破坏
B.围湖造田
C.全球变暖,蒸发加剧
D.工业污染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从等高线地形图中可以看出湖泊处中间低,四周高。题干要求“仅考虑该区域热力环流状况”,再注意到材料中提到“陆地上的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域对周边地区热力状况产生影响,因此对降水量也有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因季节而有差异。”我们不难想到利用湖、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湖泊因热力性质,其温度高于周边陆地温度,导致湖泊上方出现上升气流,而周边陆地上形成下沉气流,上升气流易带来降水,故湖泊处降水量会较多,应为c曲线。夏季:湖泊因热力性质,其温度又会低于周边陆地温度,导致湖泊上方出现下沉气流,而周边陆地上形成上升气流,下沉气流不易带来降水,故湖泊处降水量会较少,应为a曲线。故C正确。
小题1:注意材料中的“近年来该湖泊的面积不断萎缩”,所以在形成原因中人为原因为主导因素,影响较大,但是也不能忽视自然原因。选项A、B都是人为原因,选项A能导致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小区域气候环境的能力降低,使区域总体水资源数量减少,湖泊面积萎缩;选项B能使湖泊对河流的调节作用减弱,直接导致湖泊面积萎缩。选项C为自然原因,目前正处于全球气候变暖时期,自然就会导致蒸发加剧,这样湖泊面积就会减少。而选项D,能够导致水体污染,但不会导致湖泊面积萎缩。故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该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青藏高原气温比同纬度四川盆地低的主要原因是2.与青藏高原小麦产量高、质量好有关的是
A.①和②较小
B.②和③较小
C.③和④较小
D.③和⑤较小
E.①小②大
F.①大③小
G.③小⑦大
H.④大⑥小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的大气热力作用过程判断:⑦①②为太阳辐射;⑤⑥为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部分;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故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⑤和大气逆辐射③都较小;使得其气温比同纬度的四川盆地低。
2.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故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①大;而大气逆辐射③小,故使该地区光照强,昼夜温差大,而使得小麦产量高质量好。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及影响。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大气热力作用的过程及对气温、昼夜温差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9分)
(1)若甲图表示南半球中纬度大气环流示意图,A,B处近地面,则B气压带名称为___________,C处气压比D处的_________(高/低);?风带的具体风向为__________;南半球在B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下地区1月份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
(2)若甲图表示海陆风,A,B处近地面,海陆间气压形势如乙图所示,则A为__________(陆地/海洋)。若乙图表示亚欧大陆与太平洋间的气压分布情况,则此时罗马的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此时亚欧大陆上的气压中心为________________。
(3)若甲图表示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示意图,在大西洋海区,?洋流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在太平洋海区,?洋流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副热带高气压带?高?西北?炎热干燥
(2)陆地?炎热干燥?亚洲低压(印度低压)
(3)加那利寒流?寒流?日本暖流
本题解析:
(1)若甲图表示南半球中纬度大气环流示意图,A处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为低气压带,A为副极地低气压带;B处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形成高气压带,B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C、D为高空气压中心,与地面气压相反,C处气压比D处的高;?风带是由副热带高压吹向副极地低压的,为中纬度的西风带,南半球吹西北风;南半球在B气压带即副热带高气压带和?风带即西风带交替控制下地区,是地中海气候,1月份是南半球的夏季,气候炎热少雨。
(2)若甲图表示海陆风,A,B处近地面,海陆间气压形势如乙图所示,即陆地为低压,海洋为高压,应为白天的气压状况,则A为陆地,B为海洋。若乙图表示亚欧大陆与太平洋间的气压分布情况,则此时亚欧大陆为印度低压,太平洋为高压,为北半球的夏季,此时罗马为地中海气候,气候特征为炎热少雨。
(3)若甲图表示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示意图,图示是顺时针环流形式;在大西洋海区,?洋流名称为加那利寒流;在太平洋海区,?洋流名称为日本暖流。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