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7:52:01
1、单选题 下图是某城市发展阶段图,据图完成题。
小题1:能正确反应Ⅰ阶段城市人口密度与距离城市中心远近两者关系的是:
小题2:Ⅱ阶段不会发生的现象是:
A.交通问题得以缓解
B.与周边地区温差相同
C.工业污染日益严重
D.农业用地不断减少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据图判断城市城市人口分布的变化,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结合图示判断城市人口密度的变化。在Ⅱ阶段,城市中心趋于衰落,人口外迁,人口密度减小,在城市中心区外围则形成一个人口密集区,读图可知A图符合此特点。而在Ⅰ阶段,离市中心距离越近交通通达度越高,人口越稠密,离市中心越远,人口密度会越小。读图可知C图符合此特点。
小题2:Ⅱ阶段城市有了合理功能分区,交通拥挤问题得到缓解;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多,城市化水平提高,农业用地不断减少;而工业布局分散,使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工业污染不会日益严重。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城市人口分布的变化及合理城市化所产生的影响,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据图分析合理城市化所产生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2008年浙江省人口数(单位:万)及其构成状况表,回答1~2题。 
1、2008年浙江省城市化水平约为
[? ]
A、57.6%
B、42.4%
C、74.3%
D、25.7%
2、能正确表示2008年浙江省人口年龄构成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1、A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人类之所以能在经历了百万年的游荡生活之后,定居下来形成“聚”“市”,最根本的原因是(? )
A.人类社会的两次大分工
B.为了繁衍后代
C.为了逃避自然灾害
D.为了防御外族的侵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聚落形成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条件,人类社会第一次大分工促进了乡村聚落的形成,人类社会第二次大分工促进了城市聚落的形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判断城市化水平高低的主要依据是(?)
A.城市的豪华程度
B.城市历史长短
C.城市人口多少
D.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某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为多核心结构。下图是该城市的建筑与道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中属于中心商务区的是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A与B服务范围的关系是____。
(2)C、D、E中属于低级住宅区的是_____,其在城市中的一般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汽车销售店布局在G处的理由是________,高新技术产业园将布局在F处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4)说明影响该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A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A服务范围覆盖(包含)B服务范围
(2)C;分布在内城(靠近商业区);靠近工业区
(3)占地广,需位于城市外缘;靠近交通干线接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环境和交通条件好
(4)经济原因(或地租水平);收入水平差异;历史原因。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