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7:51:41
1、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一般认为气温在1℃以下时就可以产生霜冻,下图是“我国1996年三个冬季日的霜区分布图”。
材料二:我国有三大柑橘优势产区,分别是四川省南部和重庆市、赣南湘南和桂北、浙南闽西等地。
(1)图示三日中成都有霜冻的日期是?。云南1月13日比2月6日的霜区面积(大或小)。
(2)据图分析四川省南部和重庆市柑橘生长的气候优势及形成原因。
(3)图中A湖泊为?湖,该季节湖水与长江水的补给关系是?。
参考答案:(1)1996年2月6日?大
(2)热量充足、无霜期长、生长期长;柑橘生长受冻害较少?四川盆地北部有高大的山脉,阻挡冬季寒潮入侵;盆地地形使热量不易散失
(3)洞庭湖?湖水补给长江水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读图分析能力。要仔细观察图例,才能分辨那里是霜区。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如图为极地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此时,②地的盛行风向最有可能是(?)
A.东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小题2:①地与②地相比(?)
A.自转线速度偏小
B.正午太阳高度较小
C.昼长年变化较大
D.较晚进入新的一天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压线图的综合分析。
小题1:根据图示②位于北半球的高压中心南侧,故判断该地的风向为西南风。
小题2:图示①地的纬度较②地低,故自转线速度较②地大,正午太阳高度较②地大,昼长的年变化较②小;而由于①位于西经90°W附近,而②位于90°E附近,故①地的地方时较②地晚,故D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①③②④
D.④①③②
小题2:图中abcde五地中,最有可能出现降水的是( )
A.bde
B.ade
C.abd
D.acd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相邻两条等值线的数据,可以看出图中等值距为5, ④处位于高压中心,气压值应大于1025小于1030;①处正好在1010的等值线上;③处的气压值应为1005—1010之间;②处应在985—990之间,故选D。
小题2:图中b位于冷锋的锋后,d位于暖锋的锋前,e位于低压中心附近,这些区域多降水,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如图是我国春季开始日期等值线图。完成问题。
小题1:影响我国入春时间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的主导因素分别为(?)
A.大气环流 地形
B.地形 纬度
C.纬度 大气环流
D.海陆分布 降水
小题2:图中等值线M的日期最有可能是(?)
A.3月1日
B.2月14日
C.3月15日
D.4月1日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气候。
小题1:入春时间的早晚反映气温的差异,导致我国气温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因素影响,而我国气温的东西差异主要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
小题2:根据图示等值线分布规律,M等值线应为3月15日或3月1日,结合该地区的地形,四川盆地春季气温较同纬度地区高,故入春时间应较同纬度地区早。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地所属地形单元是
A.两广丘陵
B.太湖平原
C.武夷山脉
D.江南丘陵
小题2: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甲到乙地的直线距离约为111千米
B.当稻谷成熟时,甲处的观察者不能看到乙地梯田里的稻穗
C.如果天气晴好,国庆节时乙处观察者能看见旭日从甲处冉冉升起
D.甲、乙两地的年降水量,因两地位于不同的坡面而有较大差异
小题3:如果丙地有一密封好的废弃空饮料瓶,当下大雨时,该空瓶最有可能漂移到
A.丁
B.戊
C.己
D.庚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地位于浙江省东北部杭州市附近,读图中等高线最高处甲地海拔高度在180米以下,低于200米,虽然图中等高线比较密集,但是最大相对高差不足170米,图中等高线最密集的地方实地距离大约3-5千米,地面坡度小于5°,地面起伏较小,地形类型应该属于平原,所属地形单元应该是太湖平原(长江三角洲)故答案选B。
小题2:甲地和乙地之间精度相差大约0.1°,两地间的直线距离显然不足111千米,故答案A错误,根据等高线可以判断乙地和甲地之间有一土丘,挡住了甲地看望乙地的视线,所以当稻谷成熟时,甲处的观察者不能看到乙地梯田里的稻穗,故答案选B,如果天气晴好,国庆节时乙处观察者不能看见甲处的旭日,故答案C错误,甲、乙两地地形起伏不大,对年降水量影响较小,因两地虽位于不同的坡面但是不会有较大差异,故答案D错误。
小题3: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是雨水的汇集处。丙处位于山谷处,当下大雨时,雨水会沿下图中箭头方向流动,该空瓶最有可能随雨水漂移到丁地,故答案选A。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