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7:47:08
1、单选题 关于水循环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使水资源不断更新,用之不竭
B.使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能量交换
C.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D.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A项水资源的总量有限,故“用之不竭”不恰当;C项“使海洋蒸发减少”不恰当;D项水循环导致了世界各地的水热交换,故D项错误。故选B项。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水循环类型及主要环节”图,完成下题:
(1)类型:A为?循环,B为?循环,C为?循环。
(2)主要环节
D为?,E为?,F为?,G为?,H为?,I为?, J为?。
参考答案:(10分)
(1)陆地内?海陆间?海上内(3分)
(2)蒸发?降水?大气水分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7分)
本题解析: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如下表所示:
水循环类型
发生领域
水循环环节
作用
海陆间循环
海洋与陆地之间
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是最重要的循环,又称大循环。
陆地内循环
陆地与陆地之间
蒸发、蒸腾、凝结降水等
补给陆地水体的水量很少
海洋内循环
海洋与海洋之间
蒸发、凝结降水等
水循环的水量最大,对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意义。
第(1)题,本题考查水循环的类型,根据水循环的发生领域可以判断:A为陆地内循环,B为海陆间循环,C为海上内循环。
第(2)题,本题考查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如图所示:D为蒸发,E为降水,F为大气水分输送,G为地表径流,H为下渗,I为地下径流, J为植物蒸腾。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还可考查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掌握三种水循环的发生领域、环节,本题即可作答。图解水循环的环节: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是“1959年-2009年秦岭北坡某河流域平均月降水量及月径流深度变化”,可知该流域
A.秋季干流水面达最宽
B.径流量与降水量成正比
C.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D.植被破坏明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读图,根据图例判断,秋季径流量达到最大值,所以水面最宽,A对。径流量与降水量有相关性,但不成比例,B错。该地位于季风区,以大气降水水补给为主,C错。径流最大值滞后降水量最大值,说明植被破坏较少,D错。
考点:区域主要补给水源,降水量与径流量的关系,影响径流量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人类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
A.地下径流
B.地表径流
C.降水
D.蒸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人类活动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农业灌溉等行为影响地表径流。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某科学考察队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
1.船只出发时,A处是冬季。经过三个月后到达C处,此时C处为2.图中①和②处相比3.航行途中记载的下列现象,不可信的是4.B处为加拉帕戈斯群岛,岛上栖息着企鹅和海豹,原因是
A.冬季
B.春季
C.夏季
D.秋季
E.①温度高
F.②温度高
G.①②温度一样高
H.①②处温度无法比较
I.水温和气温越来越高
G.接近目的地时遇上热带气旋
有时正午阳光照射时没有影子
过日界线时日期将增加一天
赤道暖流影响
秘鲁寒流影响
南极冰山的影响
南半球“咆哮西风”影响
参考答案:1. D
2. B
3. A
4.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地理概况。
1.A处为冬季即7月,故3个月后为10月,C位于北半球中纬度,为秋季。
2.①②纬度的差异形成温带的差异,纬度越低,温带越高。
3.图示从②向北航线过程中,纬度升高,故温度应降低,故A错误。
4.图示B位于南美洲西岸,受秘鲁寒流影响,气温较低。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