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7:46:25
1、综合题 (10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淮河流域出现了自1991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为缓解水位上涨压力,政府启用安徽省境内部分蓄洪区实行分洪,安全搬迁群众4.6万人;还启用了怀洪新河分洪等措施(图10)。完成下列要求。
小题1:说明形成这次大洪水的主要原因。(4分)
小题2:说明蓄洪区分洪的作用及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怀洪新河的主要功能。(6分)
2、单选题 关于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是由国家、区域以及地方等各级组织来监测的
B.只起到灾前预警、灾中跟踪和灾后评估的作用
C.监测平台既有空中的,也有地面上的
D.可以对大气圈中的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进行监测
3、综合题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左图为四川盆地等高线略图,右下图是重庆市气温降水柱状图。


4、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 不同物体和物体的不同状态具有不同的电磁特性,卫星传感器探测地表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和物体自身发射的电磁波,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律把电磁辐射换成图像,经过处理,提取物体信息,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和物体的状态,这就是遥感工作的基本原理。例如,森林发生火灾时,着火树木的温度比没有着火树木的温度高,在电磁波的热红外波段会辐射出比未着火树木更多的能量,卫星拍摄到的影像上,着火的森林比没着火的森林显示更亮的浅色调。据此原理,森林管理部门就建立森林火灾实时监测预报系统,全天候对森林遥感信息进行监控。如出现火情,就能对火灾面积、蔓延情况进行动态分析,以作出相应的防灾措施。遥感技术同样对病虫害、水火灾害等有不同的分辨功能。
(1)据以上文字材料,设计出用遥感技术对洪水监测的方案。
方案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分析,在森林火灾发生前,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灾害发生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成灾后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理信息系统在监测森林火灾时能够________。(多选,填字母)
A.分析火灾发生的原因
B.监测火灾的动态
C.为灭火提供预案依据
D.控制火灾的发生
5、单选题 关于人类活动与地震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震发生的原因都与人类活动有关
B.人类活动诱发的地震多为破坏性地震
C.发生在海底的地震不会对人类活动产生影响
D.人类可以通过适当的措施减轻地震的破坏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