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7:45:04
1、单选题 该图中左图表示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某种关系。a为甲、乙间相互作用,b为甲、丙间相互作用。右图为我国内陆某地自然景观。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若a形成化石,b形成右上图中的景观,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表示大气圈
B.乙占有甲的全部
C.乙表示岩石圈
D.乙影响丙的演化
小题2:右上图所示的区域具有的特征有
①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②生态系统比较脆弱 ③植被根系比较发达 ④径流季节变化较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小题1:化石的形成与生物圈、岩石圈有关,图2中的景观为风蚀蘑菇,其形成与大气圈、岩石圈有关,由此可以确定出甲为岩石圈,乙为生物圈,丙为大气圈,生物圈会影响大气圈的演化。
小题2:图2所示的区域为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植被稀疏,土壤有机质含量少,风力作用强烈,而流水作用微弱。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甲、乙两幅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地下水矿化度为5克/升,则乙图中土壤含盐量大于等于0.8%的点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小题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地下水埋深相同,则土壤含盐量与地下水矿化度呈负相关
B.若地下水矿化度较低,则无论地下水埋藏深浅,土壤含盐量都较低
C.若地下水埋深越大,则土壤含盐量越大,土壤盐碱化就越严重
D.若地下水矿化度相同,则土壤含盐量与地下水埋深呈正相关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左图判断当地下水矿化度为5克/升,土壤含盐量大于等于0.8%,埋藏深度小于2.5m。①处海拔为60米,潜水位为48米,所以埋藏深度为12米;②处海拔为60米,潜水位为58米,埋藏深度为2米;③处海拔小于50米,潜水位为48米,埋藏深度小于2米;④处海拔为50-60米,潜水位为58米,埋藏深度小于2米。所以②③④符合条件。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根据左图判断:若地下水埋深相同,则土壤含盐量与地下水矿化度呈正相关;若地下水矿化度较低,则无论地下水埋藏深浅,土壤含盐量都较低;若地下水矿化度相同,则土壤含盐量与地下水埋深呈负相关。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某沿海地区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若①为落叶阔叶林带,则该山可能位于
A.山东半岛
B.欧洲西部
C.澳大利亚东南部、新西兰
D.印度德干高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山地垂直自然带。①为山麓基地,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的气候类型可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或温带季风气候,该山脉同一自然带北坡分布海拔高,所以北坡为向阳坡,所以该地位于南半球。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某山地南北坡降水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最可能属于(?)
A.燕山山脉
B.秦岭山脉
C.南岭山脉
D.天山山脉
小题2:降水垂直变化最小处位于山地(?)
A.南坡海拔400米以下处
B.南坡海拔800—1600米处
C.南坡海拔400—1600米处
D.北坡海拔700米处
小题3:该山地所在地较大尺度的地域分异的自然带是?(?)
A.森林带
B.森林一草原带
C.草原一荒漠带
D.荒漠带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该地区山脉迎风坡降水小于200mm,位于干旱地区,所以该山脉有可能为天山山脉。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根据图示降水量位于南坡水平距离0-4公里处,海拔高度为400米-1600米处。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3:该地区位于西北干旱地区,较大尺度的自然带为草原-荒漠带。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1,完成5-6题。
![]() |
参考答案:
5.小题1:A
6.小题2:D
本题解析:从全球雪线随纬度变化情况看,雪线以北半球副热带地区为最高。赤道地区因降水多,气温较低,雪线反而低,说明影响雪线高度的最主要因素是气温。造成南北纬60°地区雪线高度差异悬殊的原因是海陆分布的差异。北纬60°地区以陆地为主,南纬60°地区以海洋为主。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