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7:45:04
1、单选题 读“某山地自然带的分布图”,完成小题。
1.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2.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3.该山可能位于
A.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
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
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
D.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E.海陆位置
F.纬度位置
G.山脉走向
H.山体坡度
I.赤道附近
G.40°S附近
40°N附近
极地附近
参考答案:1. D
2. B
3.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上基带为热带草原带,往上为山地常绿阔叶林带、山地森林与草原过渡地带、③、②、①,垂直方向的变化与南北方向上的变化有相似之处,①②③依次代表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2.山地自然带的发育程度往往与山体所在的纬度和高度有关。山麓自然带主要取决于纬度。
3.山麓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可以判断该地在赤道附近。
考点:主要考查了自然带的垂直分异。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某山地自然带的分布图”为材料,考查了自然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及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及分布位置。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中。下图中序号代表碳循环的过程,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右图中
A.①开采矿产来自岩石圈,对水圈无影响
B.②排放的气体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
C.③可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弱温室效应
D.④需要在变质或者重熔再生作用下进行
小题2:若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则
A.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减弱
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
C.石灰岩地貌的侵蚀作用变缓
D.亚寒带针叶林向较低纬扩展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海底石油也是来自岩石圈的,但对水圈有影响,A错;②排放的是二氧化碳气体,而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是氟利昂,B错;绿色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大量吸收氧气,从而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弱温室效应,C对;④需要经地壳变动后经长时间变质形成煤炭和石油,而非在重熔再生作用下形成,D错。
小题2:若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增强,A错;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增强,B正确;气候变暖会加快石灰岩地貌的侵蚀作用和亚寒带针叶林向较高纬度地区扩展,因此C和D错。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面是理想大陆自然带(局部)演变趋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T1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有2.在T2时期下列叙述可信的有
A.自然带⑦为苔原带
B.①②③自然带的形成主要是热量差异
C.自然带⑥在大陆东侧分布纬度比西侧低,与东岸沿海有暖流经过有关
D.自然带①—②—③与自然带⑤—⑥—⑦体现的分布规律在我国都很典型
E.喜马拉雅山的雪线将降低
F.冰原带面积扩大
G.俄罗斯海运条件将得到很大改善
H.热带植物种植的纬度将降低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1.根据T1时期自然带分布图,⑦为冰原带,①②③自然带体现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分异的基础为水分;自然带⑥在大陆东侧分布纬度比西侧低,是因为西侧有暖流影响。我国从赤道向两极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都很明显。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从T1时期到T2时期,体现了全球气候变暖,喜马拉雅山的雪线将升高,冰原带面积缩小,热带植物种植的纬度将升高。因为温度升高,北冰洋的冰期变短,所以俄罗斯海运条件将得到很大改善。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露天煤矿的开采给山西省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压力。据此回答1-2 题。
1.?在开采煤矿时,要大量剥离表土,处理不当往往造成水土流失,破坏土地资源,这主要说明了?
[?]
A.自然资源具有分布的规律性?
B.自然资源具有时间的变化性
C.自然资源具有联系的整体性?
D.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对立性
2?.?关于山西省能源基地露天采矿区生态建设的理想组合是
[?]
A.农业经营-复垦-采矿-回填-筑坝?
B.筑坝-采矿-回填-复垦-农业?营
C.采矿-回填-复垦-农业经营-筑坝?
D.筑坝-采矿-复垦-农业经营-回填
参考答案:1.C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下列四省中,广泛分布着以毛竹、杉木为主的速生用材林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