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7:44:02
1、单选题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据此完成:
甲箱温度比乙箱温度高的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大气中的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而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很少,太阳辐射不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除少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为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因此,地面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大气逆辐射: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出红外辐射,也是长波辐射,其大部分辐射向地面,称大气逆辐射,补充地面热量的损失,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底部放土的具有地面辐射,所以气温高。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节日中,番禺白昼最长的是( )
A.劳动节
B.建军节
C.教师节
D.国庆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卷分析:番禺位于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昼最长的一天,故越接近夏至日,则北半球昼越长。
考点: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昼夜长短变化的基本规律:看直射点的位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图示中(斜线部分表示黑夜,小圆圈表示极圈),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相同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A选项中,北极出极夜,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B选项此刻北极出极昼,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C选项中,太阳公转逆时针方向,为南极俯视图,南极出现极夜,太阳直射北回归线,D选项中,全球昼夜平分,此刻太阳直射赤道
考点: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点评:此类试题一般,对于此类试题,同学们要掌握以下知识点及个种变形图读图能力
节气
时间(前后)
直射点位置
移动方向
对应点
春分
3月21日
赤 道
向北
D
夏至
6月22日
北回归线
向南
A
秋分
9月23日
赤 道
向南
B
冬至
12月22日
南回归线
向北
C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地球上有昼夜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D.地球是个不规则的椭球体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地球是一个既不透明也不发光的球体,所以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所以出现昼夜现象,故选C项。
考点: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同一天,正午太阳高度 ( )
A.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B.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C.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D.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主要考查了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