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五)

时间:2020-01-16 07:43:2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该图示意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完成18—19题。

小题1: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
小题2:下列有关东北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含沙量大增
B.环境污染,富营养化速度加剧
C.大量引水灌溉以及河流的截流改道
D.开垦湿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人类对湿度破坏后,气温年较差变大,河流量大的季节变化变大,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东北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开垦湿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沙坡头位于宁夏中卫市境内,地处腾格里沙漠的南缘,南面是滔滔黄河,包兰铁路在这里穿过。为防御流沙对包兰铁路的侵袭,科研人员采取了多种措施,使该铁路自1958年通车以来一直畅通无阻。据此完成:
小题1:沙坡头流沙治理的有效措施是(?)
A.大面积植树
B.人工降雨
C.发展灌溉农业
D.扎草方格沙障
小题2:这一措施的主要作用是(?)
A.建设人工草场,发展畜牧业
B.消减风力,固定沙丘
C.抽取地下水,恢复地表植被
D.增加大气降水
小题3:对不同程度荒漠的治理思路,正确的是(?)
A.半干旱农牧过渡区和干旱农区应当建立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
B.要设法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C.对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主要还是放弃
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对人类活动的最主要影响是资源缺乏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教材的相关内容可知宁夏沙坡头流沙治所采取的是草方格工程治沙模式
小题2:这一措施的主要作用模式增加了地表的粗糙程度,降低了风速,起到了固定沙丘的作用
小题3:对不同程度荒漠的治理思路是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恢复荒漠化的土地的生产力
点评:本组题以宁夏沙坡头的治理模式为载体,考查考生对荒漠化的防治的主要内容、具体措施及其原理的理解,试题材料源于教材中的相关案例,考生比较熟悉,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试题的难度,试题就带有较强的识记性内容了。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对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面积最大的雨林,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但近些年却遭到严重破坏。据此回答1—2题。

1、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
[? ]
A.能够吸纳和调节大气降水
B.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C.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D.能涵养水源,净化水质
2、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 ]
A.为降水提供了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B.大量水汽被带离了雨林地区,减少了当地的降水
C.水循环中水汽主要来自海洋,跟热带雨林没有关系
D.热带雨林能储存大量的水分,会减少当地的水循环


参考答案:1、B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河流入海口1989年和2009年的卫星影像。该河口区河流主流曾于1996年人工改道。读图回答1—2题。

1、比较两幅影像,可判读和分析出
[? ]
A.河流主流流向由东北改向东南
B.河流故道南部海岸继续淤积增长
C.河水含沙量明显增加
D.三角洲形态变化主要与河流改道有关
2、该河口海岸带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是
[? ]
A.建设大型海港,发展远洋运输
B.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
C.开辟海水浴场,发展滨海旅游
D.开垦成为耕地,发展粮食生产


参考答案:1、D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关于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为保证发电、灌溉所需要的水量,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只能建在降水季节分配均匀的地区
B.美国田纳西河的综合开发中,拦水坝工程最主要目的不是治理江河,而是开发水能
C.为协调库区人地矛盾,促进全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有赖于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作保证
D.要特别重视保护河流下游地区的坡地植被,以减少水土流失对水库的淤积作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