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7:40:30
1、单选题 读某日北京时间9:00的晨昏线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回答1—3小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A.(20°N,15°W) B.(0°,165°E)
C.(20°S,75°E) D.(20°S,165°E)
2.此时C点的地方时及旗杆影子方位是
A.12时,正南 B.0时,正北 C.12时,正北 D.0时,正南
3.图示季节,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在北印度洋护航船上的红旗飘向东北
B.在青海湖畔有大批游人在观鸟
C.在南极大陆上中国科考人员正在科学考察
D.在澳大利亚牧场上正忙于剪羊毛
参考答案:
1.D
2.B
3.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所示地区在北半球,弧线a为纬线,弧线b为晨昏线,M为a、b线的切点,N为纬度最高点。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一年中M与N之间的最大距离约为( )
A.7300千米
B.6600 千米
C.2600千米
D.1100千米
【小题2】当M与N重合时( )
A.华北小麦正值播种季节
B.华北小麦正值收获季节
C.洛杉矶地区炎热干燥
D.江淮地区阴雨连连
【小题3】若M点所在经线为30°E,M与N之间距离最大且为白昼时,则北京时间为( )
A.12月22日2时
B.6月22日 6时
C.6月22日 12时
D.6月22日 18时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可知,N为纬度最高点,故为北极点,M为纬线与晨昏线的切点,两者最大距离时,M点在北极圈上,根据纬度每差1°距离相差110千米,可知MN之间最大距离约为2600千米。
【小题2】当M与N重合时,为两分日,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秋季播种,夏季收获;洛杉矶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江淮地区6月份左右进入梅雨季节,阴雨连连。
【小题3】M与N之间距离最大且为白昼时,此时北极圈内为极昼现象,为夏至日,6月22日。此时30°E为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点,则北京时间为6月22日6点。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角②的度数是 ,平面③的名称是 。
(2)当太阳直射点在F点时,可能的日期是 ;当太阳直射点在H点时,可能的日期是 。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3)当太阳直射点由E移至F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双选)( )
A.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
B.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
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
D.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
(4)当太阳直射点由G移至H的过程中,下列现象中可能出现的有:(双选)( )
A.我国大部分地区逐渐进入少雨季节
B.我国北方春回大地,春天悄然而至
C.我国北方森林已经秋风起,秋叶落成堆
D.东莞大岭山荔枝挂满枝头
(5)若黄赤交角为20°,下列现象正确的是(双选)( )
A.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所需的时间减少
B.北纬20°纬线成为北回归线
C.直射点在南、北纬20°之间作回归运动
D.赤道上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减少
参考答案:
(1)66°34′, 黄道面
(2)B、D
(3)B、C
(4)A、C
(5)B、C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角②为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66°34′, 平面③代表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为黄道面。
(2)当太阳直射点在F点时,直射点移到最北,也就是直射北回归线,为6月22日前后,当太阳直射点在H点时直射点移到最南,也就是直射南回归线,为12月22日前后。故选 B. 、D。
(3)太阳直射点由E移至F的过程也就是从赤道移到北回归线的过程,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故选B. 、C。
(4)太阳直射点由G移至H的过程也就是从赤道移到南回归线的过程,我国大部分地区逐渐进入冬季,为少雨季节;我国北方天气渐冷,森林已经秋风起,秋叶落成堆;渐入冬季,东莞大岭山荔枝已经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 )
A.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出现中断
B.使地面发生地震,发生磁暴现象
C.使赤道上产生极光
D.流星体进入地球的大气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活动。耀斑爆发会扰乱地球电离层,产生磁暴,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故A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在5月10日到10月10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绵阳的昼长一直比北京大
B.绵阳的正午太阳高度一直在增大
C.北京的昼长一直在增大
D.绵阳的正午太阳高度一直比北京的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5月10日至9月23日前后,为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北京纬度高于绵阳,昼长长于绵阳,且绵阳正午太阳高度比北京大,A错D对;在此时间段内,太阳直射点先向北后向南移动,故绵阳正午太阳高度角先变大后变小,B错;北京昼长先变大后变小,C错;
考点:地球公转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