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7:39:48
1、单选题 月球表面的环形山主要是
A.火山
B.陨石坑
C.断块山
D.褶皱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所示的云南路南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结合岩石圈物质循环简图,回答1-2题。
1.路南石林的岩石按成因属于右图中的2.塑造路南石林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甲
B.乙
C.丙
D.丁
E.流水侵蚀
F.风力侵蚀
G.冰川侵蚀
H.海浪侵蚀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地理景观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为材料,考查岩石的成因和外力作用。
1.根据图示推断:甲表示变质岩,乙表示沉积岩,丙表示岩浆岩,丁表示岩浆,路南石林的岩石是典型的石灰岩,属于沉积岩,B项正确。
2.路南石林主要成因是流水侵蚀作用,A项正确。
考点:
1、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理解。2、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
点评:
本题难度较小。
1题需明确岩石圈物质循环的示意图各项所表示的岩石类型。
2题喀斯特地貌的成因主要因为位于湿润地区,并且有石灰岩的物质基础。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造成埃及“狮身人面像”严重缺损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流水侵蚀
B.风化和风蚀
C.海浪侵蚀
D.酸雨危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埃及狮身人面像位于干旱地区,故属于的外力作用是风力侵蚀和风化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关于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背斜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在地貌上常形成裂谷
B.外力作用中,流水的作用是弱小而不普遍
C.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是判断地质构造和地貌成因的方法之一
D.断层构造地带在地貌上常形成裂谷或陡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背斜岩层在内力作用下向上拱起,一般形成山地,而由于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而形成谷地,A、C错误;在外力作用中,流水作用是最常见,分布最普遍的外力作用,B错误。断层是由于岩层的断裂和错位而形成,故容易形成裂谷或陡崖,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地质构造形成的不同的构造地貌,并结合外力作用的分布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水下10km(北纬3.9度,东经96度)发生8.7级地震(美国地质勘探局称,印尼发生的海下地震的震级达到9.0级)。震中距海岸约30km,地震及其引发的强大海啸,给印度洋沿岸国家造成了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此回答以下各题。1.有关此次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2.在此次海啸中,死亡较多的外国旅客中,主要来自西、北欧国家。西、北欧国家的游客多选择在冬季去这一带旅游,一个重要的自然原因是
A.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
B.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C.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D.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
E.西、北欧国家缺少冬季旅游景点
F.西、北欧国家地处中高纬西风带,冬季太阳高度小、光照少,天气冷湿
G.西、北欧国家地处中高纬度,此时,大多数地区处于极夜时期
H.现代交通的发展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了板块构造学说的知识,六大板块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印尼地震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西、北欧国家地处中高纬西风带,冬季太阳高度小、光照少,天气冷湿。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