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7:38:05
1、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是楼层高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示意图,该规律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环境质量
B.交通条件
C.地租高低
D.建筑水平
小题2: 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各功能区设置示意图,从环保角度考虑,其中合理的是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
小题1: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为充分利用土地故楼层高度越高,故选C项。
小题2:华北地区的盛行风向为东南风和西北风,故工业区应布局于与季风风向相垂直的郊外,即西南或东北方向,故选D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10是“该城市地价分布概念图”(地价等值线数值a、b、c、d、e依次递减),图中地价等值线弯曲程度的大小主要受
A.与商品产地距离大小的影响
B.与市中心距离大小的影响
C.交通通达度高低的影响
D.环境质量优劣的影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经济因素。经济原因:一方面城市各地的地租不同(主要受地理位置和交通通达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商业、工业和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也不同(商业用地大于住宅用地大于工业用地)。影响城市地租分布的主要因素除了距离市中心的远近还受交通通达度的影响。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热岛效应强度是指城区与郊区的气温差。下图示意北方某特大城市城区2008年6月和12月热岛效应强度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 图中甲、乙、丙三地所在的功能区依次是
A.商住混合区、轻工业区、生态区
B.轻工业区、商住混合区、生态区
C.商住混合区、生态区、轻工业区
D.生态区、轻工业区、商住混合区
小题2:导致该城区6月和12月热岛效应强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数量
B.天气状况
C.建筑物密度
D.交通通达度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丙地夏季热岛效应强度低,比郊区还低,是负值。冬季气温比郊区略高,说明对气温的调节作用强,可能植被覆盖率高的生态区,丙是生态区,C、D错。图中甲地冬夏热岛效应强度都较大,特别是冬季,强度更大,说明人为放热较多,可能是人员密集区或住宅区居民冬季取暖放热造成,所以甲地是商住混合区。商业区、住宅区外围一般是工业区,靠近住宅区的工业一般是轻工业,污染较小,可在城区内分布,所以乙是轻工业区,A对。B错。
小题2:根据材料,该城区位于北方,夏季降水集中,阴天多,6月热岛效应强度较弱,说明城乡温差小。12月是冬季,降水少,晴天多,所以热岛效应强度大,温差大。这种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天气状况。人口数量、建筑物密度 、交通通达度对热岛效应有影响,但没有季节变化,不是主要因素。B错。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图中甲为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示意图,乙为某城市的功能分区模型图(假设在同一均质平面条件下)。回答27、28题。
小题1:图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①—商业区
B.②—住宅区
C.③—工业区
D.④—农业区
小题2:如果考虑放射式交通线的影响,则乙模式图可能变化为图13中的 (?)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1: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的合理布局。
小题1::城市地价随距城市中心距离的增大而递减。图中商业区应为市中心至a和b的相交点处,商业区要求最大限度接近消费人群;住宅区应为a和b相交点至b和c相交点,住宅区要求既方便上下班又方便购物;工业区应为b和d相交点至c和d相交点,工业区占用土地空间大,土地成本高,因此要求远离市中心。正确答案是D。
小题2:城市功能区容易受交通线的影响,沿着交通线延长分布,各类土地对交通的要求极高,因此乙图中功能分区会随放射型交通线呈放射状均匀分布。C,D选项功能区沿交通线缩小布局,不符合题意。A选项中各功能区的占地大小不符合乙图要求。正确答案是B。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甲、乙、丙、丁四地的近年人口统计图(如下图),回答1—2题。
1.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丁、丙、乙、甲
D.丁、乙、丙、甲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人口增长模式为“低—低—低”型
B.乙地是发达国家
C.丙地人口数量最接近人口合理容量
D.丁地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快
参考答案:1、B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