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7:37:25
1、综合题 (10分)2010年世界多个地方发生强烈地震。
表 海地地震与智利地震对比
分析智利地震遇难人数远低于海地地震的原因。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根据两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表中的信息可以判断,智利地震遇难人数远低于海地地震的原因是智利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建筑质量标准高;比较完善的地震灾害应急措施;震源深度较深;震中离人口稠密区比较远一些;居民的防震逃生意识和能力比较强;政府救援工作得力有效。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泥石流和滑坡发生的不同条件是? (? )
A.地势起伏大
B.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
C.植被覆盖较差
D.短时内有大量水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滑坡和泥石流都是地表重力地貌过程的表现。滑坡可以是土和水的混合体运动,如暴雨诱发的山体滑坡;也可以是单独土体的运动,不一定需要水的参与,如地震诱发的滑坡就是这类;泥石流则必须有水的参与,即泥石流必须是由土体和水混合的运动过程。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适宜基础性测试,学生只要掌握滑坡和泥石流的主要形成原理,注意比较分析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述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美联社报道,美国时间2006年11月15日6点15分日本千岛群岛附近(如图1)发生里氏8.1级强烈地震,并发布海啸警报。日本气象厅同时表示,地震引发的海啸将高达2米,呼吁当地沿岸居民迅速撤离。
材料二?据日本气象厅报告,千岛群岛东部东京时间2007年1月13日13时24分发生里氏8.3级地震(如图2)。震源位于海床下30公里。
小题1:千岛群岛附近短期内连续发生大震的原因是
A.处在海洋上,地壳太薄
B.在亚欧板块、北美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C.在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D.处在大洋中板块张裂边界
小题2:这两次地震对日本并未造成多大的危害,主要原因是
A.震级小
B.日本建筑物抗震系数大
C.震中位于海洋上
D.日本多震,防震意识强
小题3:下列影响地震对地面破坏程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震级越大破坏越大
②震源越深破坏越大
③震中距越小破坏越大
④地面越平坦破坏越大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小题4:千岛群岛东部1月13日地震属于
A.浅源地震
B.中源地震
C.深源地震
D.都不是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A?
小题4: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日本地震。
小题1:,千岛群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小题2:结合图示,由于此次地震发生在距离日本较远的海洋上,故对日本的影响小。
小题3:②震源越浅,破坏越大;错误;④山区,地势起伏大,则地震破坏越大;错误。故选A项。
小题4:震源位于海床下30公里,属于浅源地震。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地质灾害气象等级图”(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越高,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越大),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反映的地质灾害主要是
[? ]
A、地震、滑坡
B、滑坡、泥石流
C、台风、泥石流
D、地震、台风
2、图中台风路径处易发生地质灾害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
A、台风带来的特大暴雨
B、台风路径处多山地、丘陵
C、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
D、台风路径处植被破坏严重
参考答案:1、B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06年2月17 日上午9时,菲律宾东部莱特岛南部山区发生特大泥石流,2000余人遇难。导致本次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A.滥砍滥伐
B.连续暴雨
C.地震
D.山体断层发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连续的暴雨是导致泥石流的主要原因;滥砍滥伐导致山体表面水土流失严重,对泥石流灾害起到的是促进作用;当地轻微的地震有可能是引发泥石流的直接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掌握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对泥石流形成的不同作用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比较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