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7:36:23
1、单选题 下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①热量丰富 ②光照充足 ③地形平坦 ④水源丰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小题2:与乙国相比,甲国维持其在世界鲜切花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条件是
A.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鲜切花价格较低
B.土地丰富,天然花卉品种较多
C.培植历史久,劳动力成本较低
D.技术含量高,鲜切花质量较优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两地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甲国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纬度较高;乙国纬度较低,热量充足,且为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的干湿季,为发展鲜切花生产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小题2:根据图示分析经纬网判读、疆界轮廓判读准确定位甲为荷兰,乙为肯尼亚,故相对于乙国而言,甲国的鲜切花市场价格较高,在世界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技术和质量上。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面甲、乙两图为两个国家的地形剖面图,甲图剖面线为55°N,乙图剖面线为23.5°S,下列关于两国的正确叙述是
A.两国西部均分布有地中海气候
B.甲国地广人稀,乙国地窄人稠
C.两国都是世界上重要的农矿产品出口国
D.甲国工农业发达,乙国经济以农牧业为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及地形剖面图的形状特征可以判定甲乙分别是加拿大与澳大利亚。加拿大境内不存在地中海气候类型,农业不发达;两个国家都属于地广人稀的国家,都是世界上重要的农矿产品出口国。故选项A B D都是错误的,只有选项C正确,故选C
点评:本组题的关键是考查考生能进行区域定位,同时熟悉相关区域的区域地理特征,试题属于一般性的基础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甲、乙两区域所在国的自然地理特征相似的是
①都是所在大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②都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相对较稳定
③都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④首都都是单一政治职能的城市
⑤人口都集中分布在沿海?⑥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A.①③④⑥
B.①②④⑥
C.①②④⑤
D.②④⑤⑥
小题2:当北京为一年中雨量最多的季节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所在国的西南沿海也正处在雨季
B.乙区域所在国的东部地区盛行东北季风
C.甲区域所在国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D.乙区域所在国的最大河流正值枯水期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定位和区域环境的综合分析。
小题1:根据图示甲乙两地的经纬度位置判断,甲位于澳大利亚的东部,乙位于巴西,巴西没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故③错误。巴西也没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故⑥错误。
小题2:当北京为一年中雨量最多的季节,为北半球的夏季,图示甲乙区域都位于南半球,此时为冬季,甲区域所在国的西南沿海受地中海气候影响,故冬季温和多雨。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大气环流
B.地形
C.纬度位置
D.洋流
小题2: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针阔叶混交林
D.草原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由题干可知该区域位于45°N,并且距海(180km)较近,读图可知西侧有山脉且有植被覆盖,东侧为高原荒漠。有纬度位置可知该区应当受西风带影响,西侧为西风迎风坡,降水量大,植被覆盖好,东侧为西风背风坡雨影地区,降水少,形成高原荒漠,所以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是地形,而不是大气环流、纬度位置、洋流。
小题2:常绿阔叶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对应的植被,常绿硬叶林为地中海气候对应的植被,而该地区为45°N,不可能有这两种植被,故A、B项错误;针阔叶混交林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中高纬度地区,图示地区为45°N,且为山区,故为针阔叶混交林,C项正确;草原一般为降水量较少的半干旱地区对应的植被,而图示地区西侧受西风带和地形抬升作用的影响,降水较多,故不可能是草原,D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8分)读挪威、瑞典和芬兰地理位置及重要矿产分布示意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挪威航海业发达,分析其发展航海业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2)吕勒奥是瑞典著名的钢铁工业中心,试分析其形成的区位因素。(8分)
材料一:芬兰实行严格完善的林木采伐制度,木材加工原料主要来自俄罗斯等国。造纸工业发展了100多年,森林覆盖率不降反升,目前已高达70%。
材料二:下表所示为该国木材加工业发展变化过程。
(3)根据上述材料,概述芬兰木材加工业的发展方向。(6分)
参考答案:
(1)①海岸线漫长,多峡湾,多良港(2分);②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大部分沿海不结冰。, (每点2分,4分)
(2)①离铁矿产地近;原料充足; ②有充足的能源供应(靠近水电站,近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③有河流流经,水源充足; ④临海,发达便捷的海运条件优越,便于产品输出; ⑤欧洲经济发达,消费市场广阔。(每点2分,四点以上8分)
(3)①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电子信息工业; ②扩大规模效益;?③延长产业链,增加产业附加值;?④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每点2分,共8分)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
(1)结合图示判断,挪威的海岸线长,且受冰川作用海岸线曲折,多峡湾,故港阔水深,多良港;同时沿岸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影响,海水温度高,无冰期。
(2)影响钢铁工业的区位条件主要从自然条件因素(海陆位置和水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劳动力等因素分析,注意与当地的实际相结合。
(3)考察学生读图能力,重点分析图中结构的流程图,图中分析等①发展方向多元化,如单一的木材加工扩展到电子信息产业;②延长产业链,体高附加值,单一的原木,逐渐发展多种产品,如造纸;新闻纸。③组建跨国公司,依靠当地的有利区位条件,扩展业务和规模。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