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卷《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20-01-16 07:35:4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下图中左图为“亚洲水稻分布图”,右图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4分)

(1)亚洲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的地区是东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A地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有利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我国①②两地比较,水稻种植的气候条件更好的是 _________?地;③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④地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5)亚洲水稻生产商品率低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参考答案:
(1)南亚?东南亚(2分)
(2)劳动力资源充足;地形平坦;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4分)
(3)①?水源(4分)
(4)商品谷物农业(2分)
(5)人多地少,粮食消费量大(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生产。
(1)结合图示,水稻种植业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和热带雨林区;
(2)影响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从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劳动力、农业基础等)方面分析。
(3)①②两地相比,①所在纬度低,热量条件更充足,利于水稻种植业的发展。③位于新疆,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不足是主要的农业生产限制条件。
(4)④位于我国东北平原,地广人稀,地势平坦,故为商品谷物农业地带;
(5)主要从人地关系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影响农业生产实现水利化和机械化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
A.技术条件
B.水源条件
C.地形条件
D.经济条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地形平坦开阔利于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水利工程建设。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24分)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图为某区域年太阳日照时数图,图中A、B两地是我国重要的苹果产地。

材料二:相关研究表明,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是中国黄土地区粉尘堆积的主要物源区,并且两者均有来自于祁连山北坡的碎屑物质。
材料三:在内蒙古地区,“沙草有机模式”就是在沙漠当中种植沙生植物,在绿化沙漠的同时,有机草料用于饲养,产品为牛奶及各种奶制品,牛粪还肥于土地,种养结合。
材料四:黄土高原农业广泛选择地膜覆盖技术,它具有增温、保水、保肥、抑制杂草生长、防风沙,减轻病害的作用等作用,但地膜覆盖栽培中也有一些不良影响,特别是地膜的残存碎片影响较大。
材料五:A省果农利用麦秸、稻草、玉米秆、杂草等有机物质,覆盖于果园中树盘、树行。覆盖厚度在15~20 cm,一般连续覆盖3~4年为一个周期。再将腐烂的物质埋入果园地,然后继续覆盖上述有机物质,但覆盖时应避开2~3月份。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试叙述祁连山北坡的沙土被搬运到黄土高原的过程。(6分)
(2)据材料三,对于“沙草有机模式”,你认为是否该大力发展?说明理由。(6分)
(3)据材料四,试判断残膜可能有哪些不利影响。(4分)
(4)为什么覆草应避开2~3月份?果园覆草对果树生长有哪些有利的影响?(8分)


参考答案:
(1)祁连山北坡的碎屑物质被河流带至中下游地区(2分),西北风(沙尘暴)将粉尘继续向东南方向搬运,(2分)受太行山等山脉阻挡,风速降低,粉尘沉积。(2分)
(2)应该发展。
经济:形成饲料种植、养殖和乳品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2分)
社会:带动就业,提高收入,提高生活水平;(2分)
环境:加强绿化,治理沙漠,并牛粪还肥于土地,提高土地肥力。(2分)
不应该发展。
大规模种草,会开发地下水并进行灌溉,破坏地下水源;(2分)
在沙漠区发展草场,比在草原区的牧场效益更低下;(2分)
沙漠区搞牧业会产生牛羊粪便等亦会产生环境污染;(2分)
(3)残膜清除不净,造成土壤污染;(2分)阻碍农作物根系发育;(2分)(土壤透水透气性能降低)阻碍水肥运动。(2分)(任答两点4分)
(4)2~3月份覆草会影响地温回升。(2分)?有利的影响:①减少水分蒸发;②防止水土流失;③调节土温;④提高土壤肥力;⑤防止杂草生长;⑥减轻病虫害;(答对3点即可,共6分)


本题解析:
(1)碎屑物质的搬运主要通过流水和风力实现。祁连山北坡的碎屑物质被河流带至中下游地区;西北风(沙尘暴)将粉尘继续向东南方向搬运;受太行山等山脉阻挡,风速降低,粉尘沉积于黄土高原地区。
(2)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沙草有机模式”具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所以该问题可以从其两面性,任选其一进行分析说明。积极方面,该模式取得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综合协调、统一,可以大力发展;消极方面,该区域干旱缺水,大规模种草,必然导致导致地下水的大规模开发,破坏地下水源,在沙漠区发展草场,比在草原区的牧场效益更低下,沙漠区搞牧业会产生牛羊粪便等亦会产生环境污染。
(3)残膜留于土壤中,随着其分解,有害元素造成土壤污染;其分解需时长,会阻碍农作物根系发育,阻碍水肥运动,进而导致土壤贫瘠。
(4)A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2~3月份,气温回升,土温随之上升,如果此时覆草,会影响地温回升。有利影响:我国北方地区降水量相对较少,降雨集中,所以覆草可以减少水分蒸发,防止水土流失,调节土温,提高土壤肥力,防止杂草生长,减轻病虫害等。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区域图,回答问题。

小题1:西藏地区
A.河湖稀少
B.年降水量西北多,东南少
C.城镇主要分布在地势相对较低的谷地
D.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小题2:青稞是西藏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多种植于河谷地带,主要原因是河谷地带
A.热量更充足
B.降水量更大
C.光照更充足
D.土壤更肥沃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西藏。
小题1:西藏位于青藏高原,河湖众多,A项错误;受地形东南低西北高的影响,东南部
地区迎受西南季风影响,故年降水量东南多,西北少;B、D项错误。该地区最大的自然环
境特征:高寒,故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较温暖)。
小题2:青藏高原农业最大的限制条件是高寒,热量不足,故河谷地带地势较低,热量较
充足,适宜种植业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22分)2014年中国将致力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促进各领域的全面合作与共同发展。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天然橡胶树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喜高温、高湿、向阳、沃土,越冬低温状况是其生长?的限制因素。目前橡胶林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平原地区,我国通过育种、选择有利地形等措施,将其种植区界限大幅向北推移。天然橡胶是制造轮胎等产品的重要工业原料。我国已成为世界天然橡胶的第一大消费国和进口国,自给率已不足20%,为此正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与东盟国家开展天然橡胶种植与加工合作。图1为东盟与我国西南局部地区图,图2为中国—东盟天然橡胶空间产业链模式示意图。

(1)图1中甲国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和出口国,分析该国橡胶林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2)图1乙山地(哀牢山)西坡的橡胶林多选择种植在阳坡的山腰部位,并放宽行距;而东坡的橡胶林则选择在北部有屏障且向南开阔的马蹄形地形中。从西坡或东坡选择其一,分析橡胶林如此布局的自然原因。(4分)
(3)分析我国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与东盟国家开展天然橡胶种植与加工合作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6分)?
(4)说明构建中国—东盟天然橡胶空间产业链模式对于东盟国家的积极影响。(6分)


参考答案:
(1)光热充足(高温);降水丰沛(多雨),多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2)西坡:地处西南季风迎风坡,山腰部位降水丰富;选择在阳坡并放宽行距,热量条件较好,且可以充分利用光照。
或东坡:受冷空气影响较大,选择马蹄形地形且北部有屏障可以阻挡冷空气;选择向南开阔,光照条件较好。
(3)我国天然橡胶的消费需求日益增加(天然橡胶的需求与生产相比缺口较大);东盟国家地价较低,劳动力丰富且工资水平较低;政府政策的支持。
(4)增加国家税收,提高胶农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当地就业机会;吸取中国先进种植、加工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当地橡胶产业升级。


本题解析:
(1)甲国是泰国,处在湄南河平原,是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而橡胶对水热要求较高。
(2)橡胶对水热要求较高。乙地处在南亚季风气候区,降水主要来自西南季风,西坡为迎风坡;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冷空气从西伯利亚吹来,东坡首当其冲,降温明显,所以,橡胶要种植在北部有屏障处。
(3)我国热带气候区较小,橡胶生产少,供需矛盾突出;橡胶生产需要劳动力较多,东南亚劳动力充足且工资水平低,并且地价较低,都是其发展橡胶生产的优势。
(4)构建中国—东盟天然橡胶空间产业链,中国主要提供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促进了东盟国家橡胶产业的升级。东南亚的橡胶生产产业链增长,可以提高胶农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当地就业机会,增加国家税收。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