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7:30:45
1、单选题 该图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某年国内游客流量变化。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该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A.新疆
B.海南
C.西藏
D.内蒙古
小题2:关于该省级行政区游客流量的变化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因为天气炎热,4~10月份游客偏少
B.避寒季节,11月~次年3月份游客最多
C.客源市场等因素变化,7、8两月游客增多
D.“黄金周”效应,10月份游客增多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客流量可知,主要在冬季客流量大,说明该地冬季适合旅游。所以应该是低纬度,热量充足。
小题2:10月份游客增多是天气变冷,该地的天气优势体现出来。游客增多。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 |
| ? | 主要地理问题 | 主要治理对策 |
| 长江上游 | ? | ? |
| 长江中游 | ? | ? |
| 长江下游 | ? | ? 参考答案:(1)优势资源 本题解析:(1)流域开发的重点是开发流域内的是优势资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我国经济格局模式图”,回答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反映我国的改革开发格局:a 是亚洲太平洋沿岸的经济地带,b是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地带,c是长江沿线经济地带,d 应属于我国重要的铁路沿线经济带主要是沿京广线、 陇海一兰新线、沪杭一浙赣线、湘黔——贵昆线等,故图示反映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格局由沿海向内陆和沿边地区推进。
小题2:图示f所示资源流向京津唐、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故判断为西电东送工程。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要从图示资料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我国的资源输送工程的分布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2008年2月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西起新疆的霍尔果斯,东至上海,南至广东,将于2011年全线贯通。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有利于推进我国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1)为了及时了解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建设情况,需要采用的技术是(单选)
A.RS
B.GIS
C.GPS
D.GIS和GPS
(2)从气候、地形两个要素,比较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起止点所在省区的地理环境差异。
| ? | 起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终点(广东省) |
| 气候 | ? | ? |
| 地形 | ? | ? |
参考答案:
(1)A
(2)
?
起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终点(广东省)
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温较低,日较差、年较差大;降水量少;光照充足等。
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较高;降水量丰富,集中在夏季。
地形
位于第二级阶梯,地势较高;山地、盆地为主。
位于第三级阶梯,地势较低;平原、丘陵为主。
(3)
由于西部地区降水少,温度低,生态环境特别脆弱;东部的发展利用了西部丰富的能源、资源(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应给予西部经济补偿;西部地区经济落后,为使东西部共同、公平发展,应对西部进行生态补偿。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安徽省和河南省地图,结合相关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安徽省是我国农业生产大省,2009年粮食产量突破600亿斤吨,继河南省、山东省、江苏省、黑龙江省之外的又一个粮食总产超600亿斤的产粮大省,从自给不足到“中部粮仓”——安徽粮食30年增产300亿斤。
材料二?河南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肉类食品、速冻食品、方便面、饼干、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拥有“双汇”、“思念”、“三全”等众多知名品牌,其速冻食品更占据了全国60%的市场。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不断升级和产品更新,河南已从“中国粮仓”变成了“国人厨房”。
(1)与
河南相比,安徽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主要有哪些?
(2)分析河南省发展食品加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
(3)根据材料概括河南由农业大省转变为农业强省的措施。
参考答案:(10分)(1)纬度
较低,水热条件好,农作物复种指数高;水稻播种面积大,单产较高。
(2)地处我国小麦主产区,原料充足;(京广、陇海)铁路干线连接南北、贯通东西,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口多,市场广阔。
(3)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