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7:30:03
1、综合题 (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河段,流经青、藏、川、滇四省区,至四川宜宾与岷江汇合后称“长江”。金沙江约占长江干流全长和总落差的55%和95%,水能资源的富集程度堪称世界之最,是我国规划的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最大水电基地。
材料二?松茸是世界上珍惜名贵的天然药用菌,是亚洲地区的特有物种。松茸常单生或群生分布于海拔1600~2300米的山坡上,与松、栎属的树木须根发生共生关系,形成菌根。松茸对生长环境的要求非常苛刻,松茸在出土前,必须得到充足的雨水,出土后必须立即得到充足的光照。可以说每一支松茸的诞生都是造物主的奇迹。在全球松茸产区中,我国香格里拉产区是松茸产量最高的地区,年产量约占中国松茸总产量的70%,以及全球总产量的33%。
材料三?金沙江下游河段梯级水电站规划及香格里拉松茸产区示意图
(1)分析金沙江水能资源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10分)
(2)分析该地适宜松茸生长的独特条件。(8分)
(3)说明松茸产业对香格里拉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6分)
参考答案:(1)主要位于季风区,降水量大,径流量大;我国地势第一、二阶梯交界处,落差大(且落差集中),水能资源丰富;多峡谷地形,易于建坝;当地人口稀少,移民工程量小;政策支持力度大.
(2)高山地区气候温凉雨季降水充足,湿度大;海拔高,大气透明度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植被茂密,多松树、栎树,可提供营养支持;高山地区虫害少;生态环境好,污染少。
(3)松茸价格高,国际市场需求量大,经济价值高,提高当地居民收入,‘采摘、加工、运输’等产业随之兴起,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本题解析:(1)水能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主要分析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金沙江下游段落差大,又地处我国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又位于季风区,降水量大,径流量大,水量丰富,故水能资源丰富,另外,多峡谷有利于建坝,该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人口密度低,再加上国家政策的扶持,故适于水电梯级开发。
(2)本题可以借鉴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因素进行分析,该地山地多,气候温凉多地形雨,为松茸的生长提供水源条件,又海拔高,空气稀薄,故大气透明度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该地多松树、栎树可提供营养支持,再加上地势高,气温相对较低,病虫害少,所以有利于松茸的生长。
(3)松茸是世界上珍惜名贵的天然药用菌,是亚洲地区的特有物种,故松茸价格高,国际市场需求量大,经济价值高,提高当地居民收入,又在‘采摘、加工、运输’过程中会带动其他产业一起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1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结合世界某区域图,说明卑尔根气温特点及其形成的最主要原因。
??。
小题2:随着全球变暖,试推测世界某区域图中1月份0°C等温线弯曲程度的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
?
??。?
小题3:丹麦是全球将能源问题解决得最好的国家之一。结合丹麦“能源领域相关数据统计”表、“丹麦GDP增长与能耗比较”图简述其原因。
?
?
?
??。?
参考答案:
小题1:冬季温和(1分);夏季凉爽(1分);全年温差较小(1分)
原因:冬季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1分);夏季纬度高,太阳辐射弱(1分)
小题2:(2分)弯曲程度减弱(1分)?极地冰川融化加强北冰洋海水流出,削弱了北大西洋暖流,从而降低此地温度(1分)。
小题3:(4分)能源利用多样化,减少能源对外依存度(或能源安全)(1分);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1分);优化能源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1分);减少常规能源中化石能源的使用,注重环境保护,减少CO2等污染物排放(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卑尔根气温特点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温差较小。其形成的最主要原因冬季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夏季纬度高,太阳辐射弱。
小题2: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图中1月份0°C等温线弯曲程度减弱,原因是:极地冰川融化加强北冰洋海水流出,削弱了北大西洋暖流,从而降低此地温度。?
小题3:根据表格分析其原因是能源利用多样化,减少能源对外依存度;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减少常规能源中化石能源的使用,注重环境保护,减少CO2等污染物排放。
点评:回答本题需要认真分析图表。从图表中获取有效的答题信息。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我国2000年与2007年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问题。
小题1:通过两图的对比,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我国石油的消费量在减少
B.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在增加
C.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不尽合理
D.洁净能源的比重在上升
小题2: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对山西能源基地的影响表现为
A.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
B.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
C.提高了煤炭的开采水平
D.提高了煤炭的经济效益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是能源消费的比重大小,虽然石油比重减小,但不能说明石油消费量在减小。选择A项。
小题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煤炭的比重增加,重要影响是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选择A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科学工作者生活于南极洲,必然需要能源,而从其他大洲带入运输费用较高。如果就地解决能源问题,最适宜开发利用的是
A.地热能
B.风
能
C.煤炭
D.太阳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风力发电前景广阔,但风力发电场占地较多,下图是“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关于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区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冬季
B.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地势平坦
C.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均衡性
D.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小的最主要原因是远离海洋
小题2:据调查,甲地区风能资源利用前景优于丁地区,其主要原因有(?)
A.甲地区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
B.甲地区有效风能密度比丁地区大
C.甲地区人均土地资源比丁地区多
D.甲地区能源需求量比丁地区小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甲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其风能资源主要集中于夏秋季节东南季风盛行时,A错误;乙地位于我国内蒙古地区,其风能资源主要集中于冬季,由于距冬季风源地近,且地形平坦,故冬季风能资源丰富,B项正确;根据图示我国的风能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C错误;丙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地势四周高中间低,盆地底部风力小,因此有效风能密度小,D错误。
小题2:甲地位于东南沿海,有效风能密度与丁地区一样多,但甲地经济发达,常规能源短缺,能源消耗量大,因此风能开发前景好。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我国东西部地区的风能资源形成原因的差异,并能结合地形条件对风能分布的影响和经济因素对风能资源的开发前景的影响综合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