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7:28:20
1、综合题 读黄河流量与含沙量统计图(图甲)和黄河水系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试描述黄河河流含沙量变化特点。(5分)
(2)指出黄河水量增加的河段并简要分析原因。(4分)
(3)以黄河为例,在目前技术条件下人类能够干预水循环的哪些环节?并各举一例。(6分)
参考答案:
(1)河流含沙量在陕县以上河段顺流增加,陕县以下河段顺流降低;(2分)从源头到河口段、从龙门到陕县段含沙量缓慢增加,从河口到龙门段含沙量迅速增加,陕县以下河段含沙量逐步减少。(3分)
(2)源头—兰州段及河口—郑州段。(2分)该河段有较多的支流汇入(2分)
(3)目前技术条件下人类能干预水循环的蒸发蒸腾、凝结降水、径流、下渗等环节。例如可通过植树种草或滥砍滥伐,扩大或减少水域面积改变蒸发蒸腾;飞机或炮弹播洒干冰等凝结核实施人工降雨;可通过修建水库或跨流域调水改变径流;可通过植树种草或滥砍滥伐等手段改变下渗环节。(答案合理即可,答对3个可得6分)
本题解析:
(1)在分析折线类图表的题目中,一定要重点把握折线变化显著的几个节点,在本题表格中几个变化明显的转折点是河口、龙门、陕县,然后依据折线变化趋势再分析含沙量特点。
(2)影响河流水量大小的因素一般考虑流域内降水的多少和沿途汇入支流的多少,据图可知黄河水量增加的河段在源头—兰州和河口—郑州段,这两个河段与黄河其他河段降水区别不大,所以只能从沿途汇入支流的多少来找原因。
(3)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转移、能量交换最活跃的过程之一,其环节主要有蒸发和蒸腾、输送、降水、径流和下渗等,以目前技术条件下,这些环节人类都能够直接或间接干预到,选取典型事例进行分析,如植树种草、人工增雨、修建水库等,与相应环节对应起来就可以了。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塔里木盆地示意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的塔里木盆地沙漠广布,而同纬度的东部地区则森林茂密。这反映了地理环境具有
A.垂直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小题2:图示地区有非常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其中属于非可再生的是
A.石油、天然气
B.天然气、太阳能
C.太阳能、风能
D.天然气、风能
小题3: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
A.山间低地
B.山谷地带
C.盆地中部
D.山前冲积扇
小题4: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呈
A.网状分布
B.“之”字型分布
C.线状分布
D.环状分布
小题5: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土壤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D
小题4:D
小题5:C
本题解析:
小题1:我国的塔里木盆地沙漠广布,而同纬度的东部地区则森林茂密。主要反映的是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因为由沿海向内陆水分不断减少所致。
小题2: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太阳能、风能属于可再生资源;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小题3: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山前冲积扇,因为这些地区土壤肥沃、水源丰富。
小题4: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主要是连接城镇,城镇主要分布山前冲积扇,在从整体看呈环状分布。
小题5: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山前冲积扇,交通线分布主要和城镇分布有关,所以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水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根据该图判断,题目中错误的表述是?
关于第一产业
A.我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远远高于其产值比重,说明我国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较低
B.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会导致第一产业劳动力剩余,日、韩两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
比我国低得多
C.日、韩两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比我国低得多
D.日、韩两国第一产业在产值和就业结构中比重都低,说明其第一产业发展落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日韩的第一产业在产值和就业结构中的比重低,但由于其经济总量大,故其第一产业的产值并不低,故不能说明其第一产业落后,D错误。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关于我国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北极圈穿过我国北部
B.从经度看,我国全是东经度,从纬度看,我国大部分在低纬度
C.位于北半球,在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
D.我国领土最西端位于东五区,最东端在东九区,跨四个时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地理位置。A项北极圈不穿过我国;错误;B项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错误;D项我国东西跨五个时区;错误;故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台湾海峡两岸的闽台二省地缘相近,血缘相亲,商缘相连。读左图和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闽台地缘相近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地主要山脉走向基本一致
B.两地气候相似,种类相同
C.两地主要河流流向基本一致
D.两地地质灾害相同
小题2:后工业化时期,台湾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中,主要发挥了
A.自然资源优势
B.劳动力密集优势
C.本地市场优势
D.资金技术优势
小题3:台湾产业升级转移,福建产业对接调整。未来福建产业发展动能较强的是
A.石化产业
B.电子信息产业
C.机械制造产业
D.第一产业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台湾海峡曾经几度成陆,闽台之间原本浑然一体的地质构造情形。目前海平面以上的台湾山脉的走向与祖国大陆东南地区的山脉走向完全一致,都是东北至西南走向,而且,台湾海峡也呈这一走向。两地气候部分相似,种类也不相同;据图可知,两地主要河流流向不一致;两地地质灾害类似,但不相同。
小题2:台湾的产业结构演变经历了轻工业化、重化工业化、高加工度化和知识技术集约化四个阶段。后工业化时期,主要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工业,故主要是发挥了资金和技术优势。
小题3:国家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和两岸关系出现积极变化的机遇,进一步发挥闽台合作优势,以加强信息、机械、化工产业合作为重点,未来福建产业发展动能较强的是电子信息产业。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