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7:25:51
1、单选题 读甲、乙两图,完成问题。
1.影响甲、乙两图所示区域作物熟制不同的主要因素是2.如要测量甲图中A山地的海拔高度,可以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3.在农业方面,运用遥感技术能够?
①监测耕地变化?②调查作物分布?③估测粮食产量?④跟踪产品流向
A.热量
B.土壤
C.降水
D.地形
E.RS
F.GPS
G.GIS
H.数字地球
I.①③④
G.②③④
①②④
①②③
参考答案:1. A
2. B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示甲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由于纬度高,故热量不足,作物只能一年一熟;而乙地区位于我国长三角地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充足,故作物可一年两熟或三熟。
2.测量山地的海拔高度可应用GPS技术,GPS技术可提供地理事物的经度、纬度和高度三维坐标。
3.组合选择题可采用排除法,跟踪产品流向是GPS的主要功能,具有导航和定位功能,故④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农业生产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农业生产的区域差异和“3S”技术各自的基本功能和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中国封建社会以农业经济为主,唐诗中就有“忆昨深山里,终朝看火耕”, 据此完成下题。下列述评,正确的是?
①江南立体农业的生产景观?②农民夜晚耕作,农民生产积极性高
③暂时缓和一些农民缺少土地的矛盾?④对自然生态平衡产生了不利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该诗句描述的是唐朝农民放火烧山、开垦山田的现象。一方面,这种做法可以获得一定量的土地,缓解农村缺少土地的矛盾,同时由于破坏植被,会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2005年~2010年广东省规划投资1800亿元,重点新建、扩建5个炼油项目,5个乙烯项目,并在沿海地区集中布局建设5个石化基地,进军亚洲石化生产中心。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广东大力发展石化产业的优势条件是
①市场广阔?②劳动力资源丰富
③海运便利?④技术先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小题2: 广东实现石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采取清洁生产技术
B.吸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C.加强航空港、高速公路建设
D.大量运进石油和天然气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发展及措施。
小题1:广东地区无石油资源分布,而石化工业受劳动力资源影响小,与其他几个工业区比较技术力量也不突出。
小题2:实现石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应有充足的原料保障,采取清洁生产技术,减少环境污染。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2分)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北方果农利用农家有机材料如麦秸、稻草、玉米秆、杂草等有机物质,覆盖于树盘、树行(一行行果树)或全果园。覆盖厚度在15~20 cm,一般连续覆盖3~4年为一个周期。每年将腐烂的物质埋入果园地,然后继续覆盖上述有机物质,但覆盖时应避开2~3月份。
材料二:下左图为某区域年太阳日照时数图,图中A、B两地是我国重要的苹果产地,右下图为A所在省份部分区域示意图。
(1)为什么覆草应该避开2~3月份?果农在果园覆草对果树生长有哪些有利的影响?(6分)
(2)右上图区域东南部地区绿树成荫,草木茂盛,近年来广泛种植果树,支持与反对的呼声都很强烈,对于该问题,阐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6分)
参考答案:
(1)2~3月份覆草会影响地温回升。(2分)
有利的影响:①减少水分蒸发;②防止水土流失;③调节土温,夏季不过热、冬季不过冷;④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⑤防止杂草生长,减轻病虫害;⑥提高树体营养水平,促进果树生长。(答对4点即可,共4分)
(2)支持?山地丘陵区,适宜林果业发展,(2分)种植果树,可以提高经济效益(经济收入),(2分)解决劳动就业(吸收农村劳动力)(2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反对?该地属于山地丘陵,(2分)降水丰富且集中夏季,(2分)种植果树降低了植被覆盖度,易造成水土流失(2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本题解析:
(1)我国在每年的2~3月份,处于初春,气温开始回升,此时覆草会影响地温的回升,所以覆草要避开此段时间。覆草能够做到把有机质还田,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从而提高土壤肥力以及改善土壤性状(使土壤形成团粒结构),覆草还能对土壤保温保湿,防止水土流失,进而促进果树的生长,有益于整个生态环境。
(2)图示区域位于我国山东丘陵地区。其东南部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夏季降水较多,且东南部海拔较高,地形崎岖,大量种植果树会破坏原生植被,易造成水土流失,这是其不利之处。有利方面在于山地丘陵区,适宜发展林果业,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并且有利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10年10月26日,中国社科院发布首部《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报告》,报告指出,中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绿色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读我国东北某农业区小麦秸秆利用示意图,回答题。
1.秸秆有四种不同利用方式,综合效益最好的是2.丙利用方式的不利自然条件是
A.甲
B.丙
C.乙
D.丁
E.光照
F.热量
G.水分
H.土壤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四种利用方式中只有丁能做到资源的综合利用,故丁综合效益最好。
2.我国东北地区因纬度高,热量不足,冬季气温低,沼气发酵会受到影响。
考点:本题借助我国东北某农业区小麦秸秆利用示意图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点是:(1)明确综合效益最好意味着资源的综合利用环节最多,利用达到最大化。(2)丙利用方式的不利自然条件要结合丙地所在区域东北地区分析,这样就化难为易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