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题《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20-01-16 07:17:2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读美国、俄罗斯、日本简图回答问题? (15分)
(1)完成表中空格

?
三个国家图



图中所示山脉
/
阿巴拉契亚山脉
?
最长河流
/
?
伏尔加河
西部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
?
?
共同濒临海洋
?
共有的热量带
?
(2)俄罗斯最东部的地形区是?;美国中部地形区是?;三国中?是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


参考答案:(1)
图中山脉
?
?
乌拉尔山脉
最长河流
?
密西西比河
?
西部农业地域类型
季风水田农业
畜牧业灌溉农业
发达的商品化农牧业
共临的海洋
太平洋
共有的热量带
(北,中,暖)温带
(2)东西伯利亚山地?密西西比河平原?日本?美国


本题解析:(1)图示依次为日本、美国和俄罗斯。俄罗斯中部作为亚欧分界线的著名山脉为乌拉尔山脉;美国最长的河流为密西西比河;日本主要位于季风区,西部地区的主要地形为平原,且人口稠密,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美国西部山区,降水少,草原广阔,故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俄罗斯的西部地区,水热条件较为优越,是该国主要的种植业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属于商品谷物农业。三国都濒临太平洋。由于主要都位于中纬度地区,故气候都有温带气候。(2)俄罗斯的地形自西向东有: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美国的地形分为:东部阿巴拉契亚山地、中部中央大平原和西部落基山地。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为日本。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为美国。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掌握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环境概况,并可结合地图进行分析,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和地图的把握。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袋鼠、鸸鹋出现在哪个国家的国徽图案上
A.澳大利亚
B.新西兰
C.巴西
D.古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袋鼠、鸸鹋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所以出现在澳大利亚的国徽图案上。正确答案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24分)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西部地形特征。(6分)
(2)从地形角度考虑该地不同农业部门应如何分布。(6分)
(3)比较甲乙两处湄公河流域面积特征并简述其原因。(6分)
(4)图上虚线处冬季多受昆明准静止锋影响,简述其形成。(6分)


参考答案:
(1)北高南低;(2分)山河相间、纵列分布;(2分)大河下游和河口为冲积平原。(2分)
(2)山区可以林业;(2分)缓坡可以考虑梯田发展种植业;(2分)平原地带发展水稻种植河谷地带发展渔业。(2分)
(3)甲处流域面积狭窄而乙处宽广。(2分)
原因:甲处位于河流上游,山高谷深,少支流汇入,因而流域面积狭窄;(2分)乙处位于河流下游,平原地带,便于支流汇入,因而流域面积大。(2分)
(4)该处为云贵高原,整体北低南高,(2分)冬季来自北方的冷空气被地形阻挡,(2分)与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在云贵高原胶着,形成昆明准静止锋。(2分)


本题解析:
(1)读图,根据图例判断,图示西部地区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大河下游和河口为冲积平原。
(2)从地形角度考虑,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山区地势陡,耕作不便,易造成水土流失,所以可以发展林业。缓坡可以考虑修梯田,发展种植业。平原地带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可以发展水稻种植,河谷地带利用水域多的优势,发展渔业。
(3)从流域面积看,甲处位于峡谷中,位于河流上游,山高谷深,少支流汇入,因而流域面积狭窄。乙处位于河流下游地区,平原地带,便于支流汇入,因而流域面积大。
(4)读图可知,虚线处为云贵高原,由于地形阻挡,冬季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与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在云贵高原相遇,二者势力相当,在这里徘徊,形成昆明准静止锋。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关于澳大利亚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农场多是规模较小的混合型农业
B.农场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是为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C.澳大利亚坚持“土—草—市场”的农业模式
D.灌溉成为墨累达令盆地农牧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4分)
材料一?俄罗斯区域图

材料二?甲、乙、丙河径流量季节变化统计

材料三?某年俄罗斯相关数据统计

(1)据材料一,分析连接俄罗斯东西的主要交通方式以____为主,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2)据材料二,分析甲乙丙三河流春季径流比重大的主要原因。(2分)
(3)据材料三,评价俄罗斯亚洲部分发展经济的条件。(6分)
(4)简述俄罗斯人口迁移对流入地的主要意义。(3分)


参考答案:
(1)铁路(运输)?①东西距离远(或国土面积大);②资源地与消费市场距离远,货运量大;
③冰封期长,水运不发达。
(2)冬季积雪多,春季气温升高,融雪补给量大。
(3)优势条件:面积广大;自然资源丰富。
劣势条件:人口少;气候严寒;农业用地不足;科技力量薄弱;开发历史短。
(4)①缓解劳动力短缺状况;②有利于资源开发;③促进区域经济发展;④缩小东西部经济的差距。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俄罗斯。
(1)由于俄罗斯东西方向距离远;河流主要成南北流向,且北部沿海纬度高,不利于海运,故东西方向的运输主要靠铁路。
(2)春季流量大,说明主要的补给来自积雪融水,主要从气温等方面分析。
(3)注意评价需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结合区域发展的基本条件: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地、水源)和社会经济条件(自然资源、市场、科技、劳动力、历史基础)等方面方向。
(4)人口迁移的影响:对迁入地的影响主要从有利方面,提供劳动力,促进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不利:给城市环境造成一定压力;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