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题《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20-01-16 07:12:1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读东北区自然地理环境概况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7分,每空1分)

(1)写出山脉的名称:A、_______,B、________,C、______。
(2)写出平原的名称:甲、_____,乙、_? __,丙、_______。
(3)写出河流的名称:? E、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长白山(2)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3)松花江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的地理位置判断,A位于内蒙古高原东部,为大兴安岭;B位于东北平原北部为小兴安岭;C位于东北平原东部,为长白山。(2)根据图示的地理位置判断,甲位于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为三江平原;乙位于松花江和嫩江交汇,为松嫩平原;丙位于辽河流域,为辽河平原。(3)图示E流经东北平原中部,为松花江。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区域地理事物的主要分布,可结合地图册。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请描述图中0℃等温线的走向、气温的空间变化特点并说明其形成原因。(4分)
(2)图中A、B、C三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分别是:(3分)
A?、B?、C?
(3)与其他商品粮基地相比,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4分)
(4)B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参考答案:(1)东段向低纬(南)弯,气温低,地处小兴安岭,海拔较高。(2分)
西段向高纬(北)弯,气温较高,地处松嫩平原,地势较低。(2分)
(2)畜牧业?种植业?林业? (3分)
(3)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地区专业化生产。? (2分)
(4)① 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2分)
② 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图为“某地1985—2005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该地产业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产值大幅下降
B.第二产业占比持续升高
C.第三产业占比匀速上升
D.产业结构变化趋于优化
小题2:该产业结构的变化对社会经济的主要影响是(? )
A.就业机会减少,失业率上升
B.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减弱
C.资源利用率提高,环境质量改善
D.降低了交通与信息的通达度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 C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示可以看出,该地区一直以来第一产业比重都比较低,且处在比重减少的阶段,但是不是大幅度减少,A错误;第二产业变化平稳,整体上是在减少,B错误;第三产业则是不断增长的,但不是匀速,C错误;这种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合理,D正确。
小题2: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失业率是呈下降趋势的,A错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使得区域发展程度提高,对外联系增强,B错误;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04年初,国家出台“一号文件”,鼓励农业发展。读下表,完成下列问题。
表? 1990年以来我国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的来源情况

资料来源:2005年和2006年的《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小题1:表中数据能正确表明
A.第一产业人均纯收入在持续增长
B.第二产业人均纯收入1995年最多
C.第三产业人均纯收入1995年最少
D.第一产业人均纯收入比重在持续下降
小题2:2004年第一产业人均纯收入比重上升的原因为
A.国家政策
B.科技水平提高
C.机械化水平提高
D.劳动力成本降低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阅读分析图文材料中的数据信息时要注意绝对数据与相对数据的区别。读表可以看出第一产业人均纯收入比重虽有波动,但总收入增长较快,计算可以得出第一产业人均纯收入在持续增长。第二产业人均纯收入1995年比重最高,但计算可以得出绝对值不是最高。第三产业人均纯收入1995年比重最低,但计算可以得出绝对值1990年最低,故答案选A。
小题2:结合文字材料可以看出,2004年初,国家出台“一号文件”,鼓励农业发展,正是这种政策的出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所以有2004年第一产业人均纯收入比重上升,故答案选A。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至此我国共有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喀什六个经济特区。喀什经济特区地处亚欧大陆中心,边境线长达98 2公里,有多个国家与之接壤。
材料二:我国六大经济特区分布图。

材料三:新疆南部地区主要城市及水系分布图

材料四:M古城遗址附近古河床沉积物剖面图。

(1)喀什经济特区同其他经济特区相比,在地理位置上最大的不同点是____?;近年来,喀什经济特区边境贸易发展迅速,其有利条件是____???。(4分)
(2)新疆南部地区水系分布特点是____? ____? __?,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因素是____?。简述当地河流的水文特征(8分)
(3)根据古河床沉积物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可以推测M古城地区河流径流量最大的时期是?(填序号),判断的理由是____????。(4分)
(4)试分析南疆地区发展绿洲农业的自然条件。(10分)


参考答案:(1)深居内陆(2分);边境线长(邻国多)(2分)
(2)从四周流向中心(或向心状水系)(2分)?地形(2分)
水文特征:水量较少、汛期较短且集中夏季、冬季有结冰现象、多为季节性河流等(每点2分,满分4分)
(3)②时期(2分)
理由:②时期沉积颗粒物大,说明当时河流流量大,流速快,沉积物颗粒较大(2分)。
(4)有利条件是灌溉水源充足(2分),昼夜温差大(2分),光照强(2分);
不利条件是气候干旱少雨(2分),土地荒漠化严重(多沙尘暴)(2分)。
(其他答案如叙述正确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1)地理位置主要从海陆位置和周边位置等方面分析。(2)边境 的发展主要该地的地理位置相关。(2)水系特征主要从流程、支流分布等方面分析,主要受该地的地形和气候因素影响。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从河流流量、流量的季节变化、冰期、含沙量、流速等方面分析。(3)河流径流量大则沉积物的颗粒大。(4)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方面分析,注意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