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7:05:54
1、单选题 下图为甲、乙、丙三地6月22日至12月22日等高旗杆正午影子变化曲线和朝向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有阳光直射现象
B.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乙地
C.自转线速度甲地<丙地<乙地
D.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最小的是甲地
小题2:图B中四条曲线能够基本反映乙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A中可知,甲地全年日影均朝北,则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乙地6月22日至9月23日之间有日影为零的现象,即太阳直射,且全年大部分时间日影朝北,故该地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丙地冬至日日影为零,且其他时间日影均朝南,故该地位于南回归线上。故甲无太阳直射,乙丙有阳光直射。甲地位于回归线至极圈之间,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乙地纬度最低,故自转线速度甲地<丙地<乙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最小的是纬度最低的乙地。
小题2:从图B中可知,①地春分、秋分两次太阳高度为90?,故该地位于赤道上;②地在春秋分与夏至之间有两次太阳高度为90?,故该地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与A图中乙地影子变化一致;③地冬至日太阳高度为90?,故该地位于南回归线上;④地情况不存在。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中,a、b为晨昏线与m纬线的交点。孤apb的中点为p,直线ab的中点为o,a、b两点的距离不确定,可以为零。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a、b两点间距离最大,且北京时间为22日15:0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此日b点地方时18:00日落
B.地球上21日的范围大于1/3
C.m纬线上昼长于夜
D.此时a点正值日出
小题2:若o、p两点位于同一条纬线上,则下列判断可以确定的是(?)
A.m纬线为中纬度纬线
B.m纬线上的昼长为18小时
C.此时p点地方时为12:00
D.此日p点正午太阳高度≤46°52′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1:D
本题解析:
应将北极时间6月22日改为22日15:00。
小题1:若a、b两点间距离最大,则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b点的日落地方时为18:00,21日的范围为3小时,小于1/3。a点此刻日出还是日落无法确定。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若o、p两点位于同一条纬线上,则晨昏线与m纬线相切,m纬线的纬度最低为66°34′,为高纬度;m点出现极昼极夜现象,p点若出现极昼现象,地方时为0:00,若出现极夜现象,地方时为12:00,p点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46°52′,最小为0°。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关于地球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是一致的,一般认为自西向东
B.地球公转的周期为365日
C.地球公转的速度在远日点附近比在近日点附近快
D.地球公转一周360°是一个回归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为自西向东,A正确;地球公转的周期为365日6时9分10秒,B错误。地球公转经过远日点时,公转速度较慢;经过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C错误;地球公转周期为365日6时9分10秒,为一个恒星年,D错误。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球运动的概括,如自转公转的方向、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公转周期等内容,难度较低。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中NOM、NPM、NQM分别表示某一经线圈、晨昏圈和某一纬线圈的一部分,三弧交于M、N两点,0、P、Q分别为这三条弧的中点,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NQM的纬度是
A.0°
B.10°
C.30°
D.60°
小题2:在一年中,能与太阳光线平行的线圈是
A.NOM
B.NPM
C.NQM
D.NOM、NPM
小题3:若O与P的距离为一年中最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的速度最慢
B.日本樱花盛开
C.吉安人民喜过中秋
D.中纬度地区的昼夜差别达到一年中最大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经线圈、纬线圈和晨昏线相互平分,其交点M、N应位于赤道上;NQM的纬度是0°,所以A正确。
小题2:根据NQM的纬度是0°,可能出现与阳光相平行的情况。而经线圈有时与阳光垂直,大部分时间斜交;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所以C正确。
小题3:当O与P的距离为一年中最大时,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此时中纬度昼夜差别一年中最大。所以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表为“我国某城市学生连续三天实测日出、日落时刻(北京时间)和正午标杆影长记录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 ? | 日出 | 日落 | 正午标杆影长 |
| 第一天 | 7:23 | 17:34 | 182cm |
| 第二天 | 7:22 | 17:35 | 180cm |
| 第三天 | 7:21 | 17:36 | 178cm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计算各天的昼长:第一天昼长17:34—7:23=10:11;第二天昼长17:35—7:22=10:13;第三天昼长17:36—7:21=10:56,三天的昼长均小于12:00,可见此时我国某城市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三天中昼长越来越长,说明太阳直射点朝北半球移动。
小题2:由上题可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此时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非洲此时为冬季,热带草原草木葱绿,A项错误;泥石流发生的季节一般是多雨季节,我国西南山区夏季多雨,因此B项错误;吉林冬季松花江有雾凇等自然现象,因此C项正确;候鸟秋冬季节南迁,春夏季节北迁D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