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7:03:22
1、单选题 所给四幅图中,表示北半球冬至日的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图自转方向呈顺时针,判断为南半球俯视图,图示南极圈内出现极夜,故判断为北半球夏至日;B图自转方向呈逆时针,判断为北半球俯视图,图示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判断为北半球夏至日;C图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判断为南半球俯视图,图示南极圈内出现极昼,故判断为北半球冬至日;D图晨昏线经过极点,即与经线重合,故判断为春分或秋分日。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二分二至日晨昏线分布的基本特征,难度一般。本题还可以结合晨线与昏线的判断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该图中的虚线是水平物体的原始方向,实线是其偏转方向,正确的图示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运动物体的偏转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正确的是B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中国2011年深圳大学生运动会会于开幕时间是2011年8月12日晚上8时(北京时间)开幕,图是太阳直射点一年内移动轨迹图。当大运会开幕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轨迹图的
A.AB段
B.BC段
C.CD段
D.DA段
小题2:在纽约(西五区)的中国留学生要准时收看开幕式,纽约时间是
A.8月11日7时
B.8月12日7时
C.8月13日 7时
D.8月14日7时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2011年8月1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且向南移动。所以位于图中的AB段。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区时的计算。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所求时区的区时=已知时区的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西区五比东八区晚13个小时,所以时间为8月12日晚上8时-13小时=8月12日7时。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地球上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A.黄道平面始终与地轴垂直
B.地球公转角速度不同
C.地球公转线速度不同
D.地轴指向以及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于地球公转过程中黄赤交角的存在,故而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点评:本题难度低,知识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黄赤交角对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影响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用立竿成影法测正午太阳高度,发现该地一年中两次出现立竿无影,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若其中一次为6月6日,则另一次立竿无影的时间大致为(?)
A.5月8日
B.7月8日
C.8月8日
D.9月8日
小题2:若该兴趣小组夏至日测得正午太阳高度为86.5°(黄赤交角取23.5°),则一年中该兴趣小组测得同样正午太阳高度的天数为(?)
A.一天
B.两天
C.三天
D.四天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该地一年中两次出现立竿无影,表明该地一年有两次直射,应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因一次直射时间为6月6日,与直射北回归线(6月22日)相差16天,那么另一次直射时间应约位于6月22日后16天,为7月8日。故选B。
小题2:因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且测得正午太阳高度较大,那么与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时间,太阳应直射该地以南,且纬度差等于与北回归线的纬度差,那么此地一年中有两天直射,因此测得同样正午太阳高度的天数共有三天。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