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7:03:22
1、单选题 该图为北京市某日发布的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情况。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该日可能是?(?)
A.3月21日
B.4月7日
C.9月23日
D.10月7日
小题2:该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随后几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
A.北半球、向北移
B.南半球、向北移
C.北半球、向南移
D.南半球、向南移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北京的日出日落时间,计算该日北京的昼长大于12小时,故判断昼长夜短,反映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应为3月21日到9月23日之间。
小题2:结合明天的日出日落时间,判断该地区的昼长变长,故判断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则北半球昼变长。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昼夜长短的状况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的关系。难度一般。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该图四地(甲、乙、丙、丁)中,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6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故离北回归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图示乙地位于20°N附近,距离北回归线最近。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正午太阳高度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的规律,本题还可结合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比较设计试题。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图,外圆为晨昏圈,中心点O为太阳直射点,N为北极点,A点的地理坐标为(66° 34′N,0°),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O点的地理坐标为
A.0°,O°
B.23°26′N,180°
C.23°26′N,0°
D.0°,180°
小题2: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E点和F点都在赤道上
B.E点和F点都在回归线上
C.0点此时昼夜平分
D.AEB为昏线
小题3:此时北京时间是
A.6月22日8时
B.6月22日20时
C.12月22日8时
D.12月22日20时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N为北极点,则A点和O点位于极点相对的两条经线上,根据A点的经度为0°,确定O点所在经线的经度为180°;根据A点和O点位于极点两侧,A点的纬度为66° 34′N,则判断O点的纬度为23°26"N。
小题2:根据图示大圆表示晨昏线,A点和B点位于晨昏线的最高纬度,故判断E点和F点位于晨线和昏线的中点,故确定其位于赤道上。图示0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此时昼长夜短;根据图示O点表示太阳直射点,故图示部分应表示昼半球,故判断AEB表示晨线。
小题3:由于O点表示太阳直射点,北极圈内出现极昼,故其地方时为6月22日12时,结合上题结论,其经度为180°,则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较180°的地方时晚4个小时,故北京时间为6月22日8点。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读图提取极点两侧的经线的经度、纬度关系和晨线、昏线中点的位置特征是解题的关键,并且掌握晨昏线图示中试卷计算的基本方法: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等基本信息。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某住宅建筑冬夏至日正午太阳光照示意图,据此完成小题。
小题1:如果图示时刻是北京时间12点16分,且∠a的数值为26°34′,那么该地的经纬度是 ( )。
A.116°E 40°N
B.110°E 40°S
C.120°E 40°N
D.124°E 30°N
小题2:下列关于图中太阳光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值是(26°34′+a)
B.图中地区太阳高度角越小,日照时间越长
C.从冬至日到夏至日,射入屋内的光照面积增大
D.若在该房屋的南面造一同样高(高为h)的房屋,从采光角度看,两座房屋的楼间距至少为h/tan a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如果图示时刻是北京时间12点16分,即120°E的地方时为12点16分,而图示为正午太阳光照示意图,即该地经度对应的地方时为12点,时间差16分钟,经度差4°,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判断该地的经度是116°E。从太阳相对于住宅的方位可以判断出,该地位于北半球,该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a,设该地纬度为X,则90°-(X+23°26′)=a=26°34′,计算得出X=40°,这样本题选A。
小题2:由于该地纬度为40°N,故该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值是90°-(40°-23°26′)=73°26′;图中地区太阳高度角越小,日照时间越短;从冬至日到夏至日,射入屋内的光照面积在减小;若在该房屋的南面造一同样高(高为h)的房屋,从采光角度看,两座房屋的楼间距为h/tan a。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地理现象中,能说明地球自转的是( ?)
A.昼夜现象
B.昼夜更替
C.昼夜长短变化
D.四季变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变化都是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身不发光不透明,在阳光照射下而形成昼夜现象;由于地球自转形成昼夜更替现象,故B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但学生需要比较昼夜现象、昼夜交替和昼夜长短变化形成原因的差异,注意区别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