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7:03:02
1、单选题 下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差为30度,A、B为晨昏线上两点,此时太阳直射东半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此时,B点的地方时是( )
A.4时
B.8时
C.16时
D.20时
小题2:此时,B点位于( )
A.晨线.昼长16小时
B.昏线,昼长8小时
C.昏线,夜长8小时
D.晨线,夜长16小时
小题3:该日,下列城市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的是( )
A.悉尼
B.广州
C.厦门
D.新加坡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可知,A位于赤道,B为90°E,又由于A.B为晨昏线上的两点,太阳直射在东半球,所以AB都为日出。赤道上为6时日出,根据两地经度可知,B点的地方时为8时。
小题2:由上题可知:B在晨线上,日出时间为8时,夜长=2*8=16小时。
小题3:由上题知AB为晨线,可判断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直射北半球,四个城市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A。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图4为甲地某时间段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图,A、B数值为一年中的最大值,且A到B的时间差为三个月,甲地在C日的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世界标准时)3:40和16:20,甲地位置可能为:
A.23.5°N,35°E?
B.66.5°N,0°?
C.12°S,30°E?
D.12°N,30°W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B数值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该地一年有两次最大值,因此该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A到B的时间差为三个月,且由A到C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由C到B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因此C表示当地夏至日。该地的纬度大约为12°。夏至日该地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世界标准时)3:40和16:20,因此该地昼长为12小时40分钟,日出的地方时为5点40分,比世界时早2小时,因此该地的经度为30°E。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珠穆朗玛峰峰顶比同纬度海平面
A.白昼略长
B.黑夜略长
C.自转角速度略小
D.自转线速度略大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自转速度大小比较及地理意义,地球形状对白昼长度的影响。因为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面,产生了昼夜现象,地球的不停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因为珠穆朗玛峰海拔比同纬度海平面高,所以比同纬度地区先看到日出,而日落比同纬度较迟。所以比同纬度地区白昼时间长。因为珠穆朗玛峰顶距离地心的距离远,所以自转的线速度比同纬度海平面大。所以本题选择A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情况图”,回答下列各题。
?
小题1:该地位于
A.南半球温带地区
B.南回归线
C.0°~23.5°N之间地区
D.0°~23.5°S之间地区
小题2:图中P点表示的这一天
A.长沙为一年中昼最短的一天
B.北半球昼长夜短
C.赤道上正午日影朝南
D.地球公转速度将变慢
小题3: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P点这一天的是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A
小题1: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和晨昏线图示的综合分析。
小题1:根据图示该地一年中有一侧太阳直射,且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故判断该地区位于南回归线上。
小题2:图示P点为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90°时,即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为北半球昼长最短的一天,北半球昼短夜长,赤道上正午日影朝北,地球公转接近近日点,即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小题3:P为冬至日,根据图示经度变化可判断自转方向,顺着自转方向东经度数增加,西经度数减小,故A图为逆时针自转,即为北半球,北极圈内出现极昼,为北半球夏至日;B图自转方向呈顺时针,为南半球,南极圈内出现极昼,即为北半球冬至日;C、D图晨昏线与极圈相交,不可能为冬至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假如黄赤交角增大到24°,则(? )。
A.寒带范围缩小
B.温带范围扩大
C.温带范围缩小
D.热带范围缩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五带的划分取决于黄赤交角的大小,如果黄赤交角变化可以和现在的黄赤交角(23°26分)所决定的五带范围比较(如图黑色线条代表现黄赤交角确定的五带范围,粉色线条代表黄赤交角为24°时确定的五带范围)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