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7:01:39
1、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主要原因是
A.受东南信风影响
B.位于山地的迎风坡
C.位于大陆西岸
D.沿岸有暖流经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由于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故降水量丰富,且沿岸受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故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世界气候类型在特殊地区的分布及成因即可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我国最大降温幅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观察图中降温幅度大于15℃的区域。说明该区域降温幅度大的主要原因。(2分)
(2)上图所反映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常发季节是 。(2分)
(3)下列选项中,与该自然灾害有关的有 (双向选择填空)。(2分)
A.城市用电、用气量减少
B.交通事故频发
C.感冒患者数量猛增
D.病虫害增多,不利于来年农作物生长
(4)利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可以有效进行防灾、减灾。下列防灾、减灾活动中采用遥感技术的有
(选择填空),采用地理信息系统的有 (双向选择填空)。(4分)
A.通过政府网站获取成灾地区的社会经济资料
B.从历史资料中查询同时期的气象情况
C.根据卫星云图、气象数据模拟灾害发展过程,进行灾害预报
D.从“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获取气象数据
E.集合相关数据,对灾区各县、乡进行准确而快速的损失评估
参考答案:(1)距冬季风源地近(2分)
(2)寒潮 冬、春季(2分)
(3) BC (2分)
(4)D C E (2分)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的 等值线分析,西北地区是降温幅度最大的地区,距冬季风源地近是该区域降温幅度大的主要原因。(2)降温幅度大,属于寒潮的基本特征,寒潮是影响我国冬春季节的主要气象灾害。(3)当寒潮来临时,城市用电、用气量增多,病虫病害减少,交通事故频发,感冒患者数量猛增。(4)空间定位和导航是GPS的主要功能,GPS接收机能随时提供当地的经纬度和高度三维坐标。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是一种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它能显示数据的空间分布,并具有强大的空间查询、分析、模拟、统计和预测等功能。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读图综合分析能力和“3S”技术的综合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①能根据冬季的气温分布,结合影响气温的主要影响因素:纬度、地形、冬季风、海陆位置等因素分析;②掌握气温变化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③掌握“3S”技术的各自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注意相互之间的区别。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该图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小题2】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
A.持续晴朗高温天气
B.连绵阴雨天气
C.强对流降雨天气
D.沙尘暴天气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天气系统。
【小题1】据题干信息“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可知24小时后甲地位于低压中心的东南侧,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垂直等压线,北半球向右偏,则可知甲地主要吹东南风。
【小题2】30~48小时之间,根据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可知,甲地在此期间处于低压控制,气流向中心辐合上升,夏初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甲地可能经历强对流降雨天气。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水平衡(年降水量减去年蒸发量)反映某地区水分的盈亏。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地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以下四地蒸发量最小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小题2】影响图中①②两地水平衡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季风
C.地形
D.洋流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例,虚线是年降水量,实线是水平衡数值,可以计算出年蒸发量大小。①地年降水量2000mm,水平衡400mm,年蒸发量1600mm。同理计算,②地年蒸发量1400mm。③地年蒸发量2200mm。④地年蒸发量2400mm。所以最小的是②地,B对。
【小题2】结合前面分析,图中①②两地蒸发量差距不大,水平衡差距大的主要原因是降水量差异大。影响该地降水量差异的原因是地形抬升作用不同,C对。纬度、季风差异不大,洋流影响不到,A、 B、D错。
考点:区域降水量、蒸发量、水平衡的关系及影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在垂直方向上的气压梯度
B.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
C.地转偏向力
D.高空冷空气下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大气运动。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分布不均,导致了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差异而引起大气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