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6:59:36
1、单选题 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①行政区②自然带③热量带④干湿地区⑤三江平原⑥山西省晋中市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⑥
D.①⑤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的特征。只有行政区有明确的边界。故①⑥符合。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近三十年来,制造业逐渐转移到
A.英国一德国
B.德国一美国
C.东亚一拉美
D.美国一日本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现代世界产业转移升级一般沿欧美到日韩再到中国东部地区、拉美现在开始向东南亚等落后地区转移。故本题选C.
点评: 本题难度较小,学生准确把握世界产业转移的路线、过程即可。17世纪90年代,德国从英国手里接过了制造业中心的地位,世界产业中心开始了首次转移。第二次产业转移发生在18世纪30年代,美国形成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业,取代了德国的合成化学时代。上世纪60年代,以机械电气为代表,世界的制造业中心从美国转到日本。目前,世界加工制造中心正在向中国转移。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东部地区也承接了三次大的产业转移:上世纪80年代,香港的大部分轻纺、玩具、钟表、消费电子、小家电等轻工和传统加工业的转移;90年代初,台湾地区以及日本、韩国的电子通讯类低端加工和装配业的大规模转移;第三次则从2002年开始直到现在,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以制造、产品设计、研发及采购中心为代表的高端产业转移。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面两个区域略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两区域共同的特征有2.针对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两区域目前采取的共同措施有
A.夏季高温多雨
B.城市化水平高
C.水资源丰富
D.重化工业基地
E.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F.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G.完善交通,建设水运网
H.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可以判断出两图分别是我国的山西煤炭能源基地和德国的鲁尔区。两地都是在煤炭的基础上发展的工业,以重工业煤炭工业、煤化学工业为主,D对。鲁尔区气候终年温和湿润,A错。山西位于我国内陆地区,经济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B错。山西是我国缺水严重的地区,C错。
2.两区都是重工业为主,环境污染严重,所以对此采取了相同措施,改造传统工业,发展新兴产业,B对。鲁尔区位于平原,没有水土流失问题,A错。欧洲的交通通达性很高,在鲁尔区,任何地方离高速公路不超过6千米,已经有发达的水运网,不存在需要完善交通的问题,C错。德国是发达国家,对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高,目前生产技术水平高,已经能够综合利用。我国因技术水平低,利用程度低,需要加强综合开发,D错。
考点:该题考查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差异,不同区域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关于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200毫米年降水量线为界
B.区域都是按照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则综合了地形、气温两大要素
C.西气东输工程体现了区域的开放性
D.三大自然区的划分是为了找出区域的相似性,因地制宜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400毫米年降水量线为界,A错。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则综合了地形、气候两大自然要素,而不是地形、气温两大要素,B错。西气东输工程体现了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地区,体现了区域的开放性,C对。三大自然区的划分是为了找出区域的差异性,找出各自然区的优势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D错。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结合下列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17分)
甲图表示我国某省区干湿状况图?乙图表示该省附近的黑河流域示意图
(1)请判断黑河的终点大致位于甲图中A、B、C中的哪一处??。(1分)
(2)A、B、C三处的天然植被依次为?、?、?。这体现了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这种植被变化也体现了自然带?的分异规律。(5分)
(3)黑河的河水主要靠?补给,该流域内如果进行不合理的农业生产将会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是?、?。解决的措施是:?
?。(5分)
(4)该图是俄罗斯的地形分布图,对比图乙,分析其农业发展的优缺点。(6分)
参考答案:(1)C
(2)森林(亚寒带针叶林)、草原(温带草原)、荒漠(温带荒漠);差异性;经度地带性
(3)永久性(高山)冰川(雪)融水;土地沙漠化,土地次生盐渍化(土地盐碱化);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合理开发土地(通过施用高新技术、改造生产要素组合条件,提高未沙漠化土地粮食产量,使沙漠化土地的承载力发生跃升);退耕还林还草还牧,推广应用沙地造林和农田防护林带技术,初步建立起防沙体系,使沙漠化土地初步得到治理;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合理的农业灌溉技术(喷灌、滴灌);水利改良措施(灌溉、排水、放淤、种稻、防渗等);农业改良措施(平整土地、改良耕作、施客土、施肥、播种、轮作、间种套种等);生物改良措施(种植耐盐植物和牧草、绿肥、植树造林等);和化学改良措施(施用改良物质,如石膏、磷石膏、亚硫酸钙等)。
(4)有利条件:
1.俄罗斯平原广阔,地广人稀,土地平坦便于耕作;
2.伏尔加河和顿河流域的土壤较为肥沃,河流水源充沛,适合多种能作物生长;?
3.工业较发达,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
4.农业科技实力强;
不利条件:
1.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年均温度低,热量不足(生长期较短);
2.河流的封冻时间长,春夏季节又有凌汛;
3.地处温带和寒带,被温带大陆性气候控制,冬季长且寒冷干燥,夏季短而温和;
4.冻土、沼泽地广布,不利于耕作;
5.人口、城市、经济分布不均,国家经济转型而产生的矛盾突出;
6.自然灾害多发。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世界区域地理的比较分析。(1)根据祁连山脉的位置,判断黑河应位于C区域。(2)图示地区为内蒙古地区,受离海远近的影响,水分条件从东向西递减,故植被从森林到草原到荒漠;即反映了自然景观的东西差异属于经度地带性分异。(3)结合图示黑河位于干旱地区,故河流水源主要来自冰川融水补给,干旱地区植被的破坏可能导致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可能导致土地盐碱化。解决措施主要针对原因从植被的保护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方面分析。(4)影响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主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结合自然环境(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劳动力等)等方面分析,注意与当地的实际相结合。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