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九)

时间:2020-01-16 06:57:3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企业搬迁到发展中国家,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共同性原则
B.公正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持续性原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持续性原则、阶段性原则。国家与国家之间是平等的,应互相尊重,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的自然资源,同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并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中优先考虑的问题。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企业搬迁到发展中国家,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现代化运输方式中,适用货物范围广,且远距离运输价格最低的是
A.海运
B.铁路
C.公路
D.航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应该注意各种运输方式的显著特点,从运量、运速、运价、灵活性、连续性等方面考虑。水运运输量最大,但速度慢;公路最机动灵活,但运量较小;飞机运速最快,但运价高;管道运输连续性好,但投资大,只能运输液体和气体。海运适宜货运,且量大,远距离运输,运费最低。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图示意我国某山的东坡和西坡的垂直带谱,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垂直带谱的看法,正确的是2.东坡常绿阔叶林带之下形成灌丛植被的主要自然原因可能是
A.东坡带谱比西坡复杂是因为山顶海拔高度不同
B.西坡的高山灌丛草甸带比东坡的高而窄,是因为西坡比较温暖
C.西坡的高山灌丛草甸带比东坡的高而窄,是因为西坡比较湿润
D.东坡积雪冰川带的下限比西坡低是地形造成的
E.土壤贫瘠
F.森林被大量砍伐
G.海拔低,气温高
H.水平衡失衡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常识可知一座山的山顶海拔高度应该是一个固定数值,不可能因为坡向不一而不一样,故A错误;高山草甸带以上的自然带是高山冰雪带,西坡的高山灌丛草甸带比东坡高即西坡的高山冰雪带海拔更高,这说明西坡的温度更高,所以B为正确答案;若西坡湿润,降水更多会使高山冰雪带分布的海拔高度比东坡更低;故C错误;东西两坡是山地的一侧,所以积雪冰川带的下限不一不是受地形影响,而与气流的冷暖性质有关。
2.由于题干要求是自然原因可以排除B选项;再结合图例中的灌丛带中的“干旱河谷”说明该河谷由于降水少所致,即由于位于河谷地区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故答案为为D;
考点:本题考查山地的垂直地带性及影响因素。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是?
A.国际人口迁移
B.由农村到城市
C.由城市到农村
D.由城市到城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间、城乡间经济差距巨大。与城市相比,农村经济收入低,就业机会少,就业岗位单调,基础设施较落后,工作、生活环境较差,这导致了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
考点: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点评:该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同学们对现阶段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形式及原因的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不正确的是2.属于a阶段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A.a表示资源开发
B.b表示生产活动
C.c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D.d表示废弃物排放
E.煤矿开采—地面沉降
F.化工厂—水污染
G.火电厂—大气污染
H.冰箱使用—臭氧层破坏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判断,上图中c 表示人类的消费活动,故C错误。
2.a 阶段属于人类从环境中获取资源,煤矿开采属于此阶段的活动,可产生地面沉降等环境问题。
考点: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问题。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解题的关键是能通过可持续发展三大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判断。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