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三)

时间:2020-01-16 06:55:4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我国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开放时间早、程度高,不是利用了?(?)
A.交通便利
B.经济国际化程度高
C.劳动力资源丰富
D.土地资源丰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我国东部地区开放时间早、程度高,是因为东部地区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经济国际化程度高。所以ABC选项正确。而我国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土地面积大,土地资源丰富。所以我国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开放时间早、程度高,不是利用了土地资源丰富。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多选题  下列属于同一级区域的是
[? ]
A.东北地区
B.东北平原
C.松嫩平原
D.三江平原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某地等高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
小题1:该盆地适宜种植的果树为?(?)
A.苹果
B.芒果
C.柑橘
D.香蕉
小题2:该盆地与外界联系的铁路有?(?)
A.宝成、成昆、湘黔、焦柳线  
B.川黔、襄渝、成渝、西康线
C.兰青、兰新、包兰、南昆线 
D.宝成、成昆、襄渝、川黔线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根据图中的经纬线和等高线状况判断该地位于四川盆地,四川盆地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适合亚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苹果为暖温带水果,芒果和香蕉适合在热带及亚热带的南部种植。四川盆地适合种植柑橘。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中国的主要铁路干线。四川盆地有我国重要的城市成都,四川盆地东部有重庆,所以对外联系的铁路主要有宝鸡与成都之间的宝成线、成都与昆明之间成昆线、襄樊与重庆之间的襄渝线、川黔线。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目前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两大工程都能惠顾的地区是
①辽中南工业区②京津唐工业区③长江三角洲④珠江三角洲
[?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我国某河流(河段)流域示意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该河段水系流域面积约13万平方千米,流域内平均降水量为375.3毫米/年。历史上的辽金时期,这里曾经水草丰美、牲畜兴旺,现在该地不仅为重要的农业区,同时矿产也得到进一步开发。近20年以来,该河流多次出现断流现象。
表1? A城市水文站的河流断流统计

时段
断流年数
断流天数
径流量(亿m3)
1991—1995
1
61
9.62
1996—2000
5
817
4.43
2001—2007
7
2555
0

(1)依所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以确定,该流域所处地带在我国自然环境中有着多方面过渡性的特点。请至少列出两项。(2分)
(2)据表1简要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河上游来水量的变化趋势,并解释其原因。(4分)
(3)简要说明该河段断流现象的延续将会产生的主要问题。(4分)
(4)针对该流域出现的问题,尝试提出解决的措施。(5分)


参考答案:(1)地处温带季风与大陆性气候区的过渡地带;地势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渡地带;温带森林带向温带草原带过渡地带等。(答出两项即可,2分)
(2)上游来水逐年减少,甚至出现多年无径流现象。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加,上游水库的拦蓄,上游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增加。(4分)
(3)工农业及生活用水紧张,影响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加剧土地沙化;水利设施功能丧失;生态环境恶化。(4分)
(4)调整农业结构,实行退耕还草还牧;发展节水产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针对水土流失地区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可实施人工增雨作业等。(5分)


本题解析:(1)该地位于大兴安岭附近,分界线从气候、植被、阶梯分界方面分析。(2)根据图表信息可知,河流水量减少、断流增加。原因有水利工程减少和对水的使用增多。(3)断流水量减少原因从人口、工农业发展、环境变化方面分析。(4)水资源短缺的解决措施“开源、节流”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