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6:55:28
1、单选题 下图为北京时间7月14日4: 10摄影师在巴西东南沿海某地(约22°S, 44°W)拍摄的照片。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照片拍摄于当地时间
A.13日上午
B.13日下午
C.14日上午
D.14日下午
【小题2】拍摄照片时摄影师站在雕像的
A.东南方
B.西南方
C.东北方
D.西北方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北京时间7月14日4: 10,巴西某地45°W经线的地方时是7月13日17:10,所以44°W地方时是13日17:14。B对。
【小题2】结合前面分析,拍摄时是17:14,巴西位于南半球,此时太阳位于西北部天空,要拍摄到雕像和太阳,摄影师位于雕像的东南方,A对。
考点:地方时计算,日出日落方向。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太阳直射点移动图2,回答问题。
【小题1】如果南昌市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
A.a.
B.b.
C.c.
D.d.
【小题2】10月7日,太阳直射点位于
A.a.
B.b.
C.c.
D.d.
【小题3】当A、B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
A.230N B.100N C.230S D.赤道
【小题4】一年中,太阳直射A地的次数为( )
A.零次
B.一次
C.二次
D.三次
【小题5】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南半球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B.北半球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C.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D.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D
【小题4】B
【小题5】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影响。
【小题1】南昌市昼长夜短,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而南昌市的昼渐长,夜渐短,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故判断为d阶段。
【小题2】10月7日,位于秋分日—冬至日之间,故太阳直射点位于b段。
【小题3】当A、B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时,说明太阳直射点与A、B两地的距离相等,故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时。
【小题4】图示A地表示北回归线,每年只有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故只有一次。
【小题5】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时,为北半球冬至日,则南半球昼长达最大值,北半球夜长达一年中最大值;关于正午太阳高度:南回归线以南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而北半球达最小值;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从地转偏向力考虑,理想状态下,下列示意图中,空心箭头表示水流初始运动方向,虚线箭头表示水流实际运动方向,能正确表示北半球水流流向的是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于地球的自转,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图示AB为北半球,CD为南半球。选A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地球自转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下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回答下列问题:(共24分)
(1)该图所示的日期约为 ,判断依据是什么? (4分)
(2)此时,地球运行在 (填“近日点”或“远日点”)附近。(2分)
(3)弧MAN是 (填“晨”或“昏”)线。此刻,A点的地方时为 。(4分)。
(4)此时,D地的太阳高度是 。(2分)
(5)D、B两点的自转线速度大小关系是 。(2分)
(6)此日D点的昼长为 小时(2分)
(7)由C点向A点发射炮弹,落点将 偏(东或西)。(2分)
(8)将此侧视图转换成北极俯视图,用阴影表示夜半球,画出晨昏线、太阳光线、地球自转的方向,并表示出A点。(6分)
参考答案:
(1)6.22 (2分)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 (2分)
(2)远日点 (2分)
(3)晨 6:00 (4分)
(4)0度 (2分)
(5)B>D (2分)
(6)16 (2分)
(7)西 (2分)
(8)(6分)
本题解析:
(1)图示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日期为6月22日。
(2)6月22日,地球运行在远日点(7月初)附近。
(3)图示晨昏线,顺地球自转方向从夜半球进入昼半球,为晨线。A点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时。
(4)D点在晨线上,正处日出,太阳高度等于0°。
(5)D点纬度度数高于B点纬度度数,根据纬度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小,可知D点比B点地球自转线速度小。
(6)A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时,D点所在经线与A所在经线经度相差30°,所以D点地方时比A点地方时晚2小时,为4时。即该点所在的纬线上该天日出4时,则其昼长为16小时。
(7)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运动方向向右偏,所以该炮弹落点将偏西。
(8)北极上空俯视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6月22日,北极圈以北区域出现极昼现象,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A点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如下图所示:
考点:地球运动。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太阳风暴袭击地球时,不仅会影响通信,威胁卫星,而且会破坏臭氧层。臭氧层作为地球的保护伞,是因为臭氧能吸收太阳辐射中(?)
A.波长较短的可见光
B.长较长的可见光
C.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D.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大气的作用。大气中的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