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6:54:27
1、单选题 图5示意甲、乙两岛位置与地形,读图回答8~9题。
甲?乙
小题1:关于甲、乙两岛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甲、乙两岛附近都有暖流经过,两暖流的方向相反?
②甲、乙两岛的地势都是东高西低?
③甲岛示意图的比例尺小于乙岛示意图?
④甲、乙两岛都处于板块边界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小题2:关于甲、乙两岛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岛东部受地形和暖流影响,分布有热带雨林气候
B.甲、乙两岛都以热带型气候为主
C.7月份甲、乙两岛东部受东南风影响,降水丰富
D.1月份甲、乙两岛都盛行西北风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比较。结合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岛屿轮廓判断:甲表示台湾;乙表示马达加斯加岛。
小题1:①台湾岛附近有日本暖流经过,马达加斯加岛附近有莫桑比克暖流经过,由于甲位于北半球而乙位于南半球,故两暖流的方向相反,正确。②根据甲岛屿的等高线分布和乙岛屿的河流分布判断,两岛屿地势都是东高西低,正确。③图示甲岛跨的经纬度范围较乙岛小,而图幅相当,故比例尺应较大;错误;④马达加斯加岛位于非洲板块内部,错误。故选A项。
小题2:甲(台湾岛)的气候为南部热带季风,北部亚热带季风;乙(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且沿岸暖流增温增湿,故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而西侧为东南信风的背风坡,故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故C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南极地区示意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完成问题。
小题1:图中a、b为我国的两个科学考察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科学考察站都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B.此时北京时间为6月22日2时
C.在盛行风的吹拂下两站国旗均飘向西北方向
D.此时长江正值汛期
小题2:有关a、b两个科学考察站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a站面临的是太平洋
B.a站面临的是印度洋
C.b站位于南极半岛上
D.b站隔麦哲伦海峡与南美洲相望
小题3:下列有关南极洲叙述正确的是
A.七大洲中跨纬度最多的大洲
B.它的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
C.在七大洲中它的面积最小
D.因为有烈风,没有鸟类生存
小题4: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更高?②海拔更高?③冰层更薄?④下垫面的热容量更小
⑤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离太阳更远
A.②④
B.①②
C.③⑤
D.②③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B
小题4:A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b为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故没有极昼极夜现象,A错误;根据图示的昼夜半球分布,图示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昼,故判断为北半球冬至日,B错误;南半球高纬地区受极地东风影响,南半球为东南风,故红旗向西北方向飘,C正确。此时为北半球冬季,长江为枯水期,D错误。
小题2:结合图示南半球的自转方向呈顺时针,故图示b位于45°W附近,应邻近大西洋,a位于90°E附近,邻近印度洋。B长城站位于乔治王岛上,与南美洲之间隔德雷克海峡相望。
小题3:南极洲是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大的大洲,A错误;七大洲中面积最小的是大洋洲,C错误。南极有企鹅生活,D错误。
小题4:南极洲较北极地区更寒冷主要从影响气温的海陆差异、地势高低等因素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结合图示信息,结合当地的经纬度分布、盛行风带和海陆分布等内容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北京时间2010年2月27日14时34分,智利中部康塞普西翁市附近海域(南纬35.8°,西经72.7°)发生8.8级强地震.此后连续发生多次6.0级以上的余震并引发海啸.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据此回答1—2题。
小题1: 下列选项中,与智利大地震成因相关的是
A.海底火山喷发活动
B.地壳之间长期挤压
C.地壳之间张裂位移
D.地壳发生断层陷落
小题2:下列关于在震中附近海域的船上海员对地震的感受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只感受到左右摇晃
B.只感受到上下颠簸
C.先感受到左右摇晃,后感受到上下颠簸
D.先感受到上下颠簸,后感受到左右摇晃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5月1日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开幕。沙特阿拉伯展馆(图1)定名为“阿拉伯之城”,主题为“生命的活力”,其灵感来自于沙漠中的绿洲,主体建筑像一艘高悬于空中的大船,展馆着重展示在没有常年有水的河流和湖泊的严酷自然环境下,如何创建美丽的城市、营造美好的生活。
图1
材料二 图2是沙特阿拉伯及其周边地区的示意图。
图2
(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沙特阿拉伯位于________板块;一百万年后,红海面积将比现在________。
(2)“能源之城”是沙特馆展示的特色之一,这里的“能源”是指________。世博会开幕时,一艘满载该种能源的轮船从波斯湾沿岸出发驶往上海,途经阿拉伯海时将________(顺,逆)水航行。?
(3)为什么沙特阿拉伯没有常年有水的河流和湖泊?沙特阿拉伯人民生活和生产用水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印度洋 大
(2)石油 顺
(3)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沙漠广布。海水淡化或地下水。
本题解析:
(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对照板块分布,沙特阿拉伯位于印度洋板块;红海处于生长边界,一百万年后,红海面积将比现在大。
(2)沙特位于西亚,主要“能源”是指石油;世博会开幕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南印度洋在西南季风作用下,呈顺时针方向流动,轮船从波斯湾沿岸出发驶往上海,途经阿拉伯海时将顺水航行。
(3)沙特阿拉伯没有常年有水的河流和湖泊原因是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沙漠广布。沙特阿拉伯人民生活和生产用水的主要来源是海水淡化或地下水。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板块构造学说、北印度洋洋流、沙特阿拉伯没有常年有水的河流和湖泊的原因、主要水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图甲是某国轮廓简图,图乙是该国气温降水图。
材料二:2010年4月以来多地图示国家持续遭遇热浪袭击,首都17日最高气温接近44℃,创下52年以来4月气温新高。截至4月18日该国至少80人死于高温天气。然而更可怕的是全年气温最高的5月份还没有来临。
(1)该国南部地势特征是?,判断依据是?。(2分)
(2)该国最热的月份是?月,请结合图乙信息分别分析其原因。(4分)
(3)图中⑤地年降水量不足200mm,该地的气候类型是??,气候特征是?,并分析其成因?(4分)
参考答案:
(1) 西高东低(或西北高东南低)根据河流自西向东流(自西北向东南流)
(2)5月(1分) (1分)
5月该国正午太阳高度较大(1分),降水少,晴天多,(1分)太阳辐射强。(1分)
(3)热带沙漠气候(1分)全年高温,干燥少雨(1分)冬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降水少(1分)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小,降水少(1分)
本题解析:
(1)河流能反映地势高低,由图中河流海陆位置及精细可判断河流自西向东流,因此地势西高东低。
(2)由右边的气候统计图可得5月气温最高,分析一个地点的气温较高,海陆热力性质,洋流,地势,洋流,风等角度分析,结合当地的纬度可知,5月份太阳向北移,正午太阳高度较大,从气候统计图可知,降水较少,因此太阳辐射太强。
(3) 由空间位置可判断该地为印度河流域,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形成的原因应从降水少的角度分析,一方面受副高影响,降水少,另一方面受西南季风影响少,降水少。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