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6:52:23
1、单选题 图是“我国某城市及某郊区土地利用图”。该城市位于116°E,6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75°26′。据此回答问题。
1.该城市计划在①②③④处空白地上新建一些工厂,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考虑,其中布局合理的是2.从产业结构方面分析,该城市郊区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合理的是
①利用当地气候优势条件,大力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并发展相关加工工业
②实现农、林、牧、渔各业均衡发展
③在城市近郊重点发展蔬菜、乳肉禽蛋生产基地,在远郊地区发展粮棉基地?④在稳定农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以当地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
A.①处建机修厂
B.②处建水泥厂
C.③处建电视机厂
D.④处建化工厂
E.①③
F.③④
G.①④
H.②③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产业活动的合理布局。
1.当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75.5°,计算当地的纬度为40°N;当地的经度为116°E,故当地位于我国华北地区;盛行风向为东南风和西北风,故水泥厂生产有大气污染,应布局于与季风风向相垂直的郊外;化工厂有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应布局于河流下游,与季风风向相垂直的郊外;电视机厂,基本无污染,故应布局于市区,劳动力丰富。故选A项。
2.①当地位于暖温带,不适宜发展热带作物;错误;②实现农林牧副渔相结合的产业结构,但并不是“均衡”发展;错误。故选B项。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1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10-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表中数据可以判断,人口主要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考点:主要考查了人口的迁移。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世界人口迁移及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是世界某国20世纪城市人口比重变化过程图,据此回答问题
1.有关该国目前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2.该国最有可能是
A.市中心区“产业空心化”
B.城市人口比重大
C.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
D.逆城市化
E.印度
F.中国
G.英国
H.韩国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
1.图示反映该国城市化水平较高,为发达国家,目前城市人口比重有所下降,反映逆城市化现象,故C项错误。
2.结合上题分析,该国最有可能为发达国家,故选C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2012年是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重治理年。人口性别比指的是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数。下图为1998年—2000年我国迁移人口和未迁移人口的性别比,据此完成下题。
1.迁移人口中,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50%以上的年龄段2.上海市是劳务输入较大的地区之一,人口迁入对上海的影响
A.10岁~20岁
B.30岁~52岁
C.23岁~65岁
D.28岁~60岁
E.造成人才流失
F.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G.造成失业人数增多
H.利于城市化建设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迁移人口中,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50%以上,即在迁移人口中,性别比高于150%的年龄段,直接读图即可判断。
2.人口迁入为迁入地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了资源开发、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但可能给当地的资源、环境造成较大压力。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迁移及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抓住题干的基本信息,并能结合读图分析是解题的关键,并能区别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不同影响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甲是我国江南某城市及近郊地区范围图。图乙是①②③④四条线附近地区的夏季午后多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回答。
1.该城市的地域形态可能为2.图中O处最可能是
A.组团式
B.集中式
C.条带式
D.放射式
E.文化区
F.山地森林公园
G.城市广场
H.中心商务区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图中中心区O地温度较低,人口较少,而在a、b、c地温度高,所以该城市的地域形态为组团式。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图中O处气温低,最有可能为山地森林公园,或者湖泊等。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