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6:51:38
1、单选题 如图,AB、CD为两条经线(局部),弧线a为晨昏线,B、C两点纬度相同,D为BC中点。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AD间的球面距离不可能是?
A.10千米
B.1000千米
C.2000千米
D.3000千米
小题2:若A为北极点,C点位于晨线上,则D点时刻为
A.0:00
B.6:00
C.12:00
D.18:00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A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小题1,经线的交点A为极点,极点与晨昏线上纬度最大点的球面距离在0米-2608千米之间(纬度差0°-23.5°);小题1,若A为北极点,C位于晨线上,则D点及其以北的纬度为极昼,D位于夜半球的中线上,是0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半球图(阴影部分为夜)。完成28-30题:
小题1:此时,北京时间是
A.2点
B.3点
C.20点
D.21点
小题2:若有一飞机沿②—③—④飞行,则飞行方向是
A.由西向东
B.先是东南方向,后是东北
C.由南向北
D.先是西北方向,后是西南
小题3:该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可能飞越
A.亚马孙平原
B.中国南极长城考察站
C.印度洋
D.太平洋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光照图的判读。根据地球顺时针旋转,所以图中极点为南极点,则0°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为此日2:00。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方向的判断,图中由②—③—④,为向东飞行,图中先靠近南极点,所以向东南飞行,后远离南极点,向东北风飞行。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3: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判断,飞行从135°W向东飞行到45°W,图中可能飞越太平洋,纬度较高,没有经过亚马孙平原。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昼夜更替,潮起潮落,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在下列现象中,可以成为地球自转的证据是
A.日月升落
B.极昼极夜
C.月相变化
D.四季转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极昼极夜和四季转换是地球公转所产生的,而日月升落是因地球自转所产生的自然现象。故选A。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要求(2分/空,14分)。
(1)该图表示的北半球节气为?,其判断依据是 ?
?。
(2) 图中AB线是?(晨线或昏线)
(3)A、B、C、D的昼长按从长到短排列:?。 正午太阳高度按由大至小排列 ?。
(4)此日C地的昼长是?小时,此时C点地方时为?。
参考答案:(1)夏至日?北(南)极圈及其以北(南)出现极昼(夜)
(2)昏线
(3)A D C B? D C A B
(4)? 12? 18:00
本题解析:(1)图示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故判断为北半球的夏至日。(2)图示顺着自转方向,经过AB线即将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故判断AB为昏线。(3)图示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全球昼长分布的基本规律:越往北昼越长。正午太阳高度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即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此时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4)图示C点位于赤道,昼长为12时,图示C点为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故地方时为18时。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二分二至日晨昏线的基本特征,晨线与昏线的判断方法,利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本题还可结合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大小比较;太阳高度的判断等设计试题。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夹角是
A.0°
B.23°26′
C.66°34′
D.90°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黄赤交角,其大小为23°26′。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