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高频考点《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七)

时间:2020-01-16 06:44:0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西气东输出二线工程有利于推进我国东西部的协调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8年2月,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西起新疆的霍尔果斯,东至上海,南至广东,将于2011年全线贯通(图12)。
(1)从气候、地形两个要素,比较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起止点所在省区的地理环境差异。(10分)


参考答案:
(1)
?省区
要素
起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终点(广东省)
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温较低,日较差、年较差大;降水量少;光照充足等。(3分)
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较高;降水量丰富,集中在夏季。
(3分)
地形
位于第二级阶梯,地势较高;山地、盆地为主。(2分)
位于第三级阶梯,地势较低;山地、丘陵为主。(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国务院发布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规划两期内要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据此完成50—51题。
小题1:我国耕地退化严重。下列土地退化类型与所发生地区搭配正确的是
A.水土流失——东北平原
B.荒漠化——华北平原
C.次生盐碱化——南方低山丘陵
D.石漠化——黄土高原
小题2:黄土高原曾盛行的轮荒耕作制度使得?
A.土壤肥力得以恢复   
B.耕地面积增加
C.粮食产量增加
D.水土流失加剧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表是贵州省某山区县1961和2008年有关情况的统计资料,据此回答下列各小题。

小题1:从上表数据分析,呈上升趋势的是
A.人均耕地面积
B.人均森林面积
C.人均水土流失面积
D.人均粮食产量
小题2:与1961年相比,该县2008年雨季地表径流量偏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A.降水量大
B.植被破坏严重
C.农业用水量减少
D.蒸发量增大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南方不少地区生态环境全面恶化,其人为原因是()
A.由于农村薪柴资源匮乏,许多地方出现了乱砍滥伐森林的现象
B.有些丘陵地区土壤多发育在丘陵坡脚、河谷及山间盆地中
C.其土壤质地疏松
D.降水集中,沟蚀、片蚀普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南方低山丘陵区的人地关系日趋紧张,如由于能源短缺,尤其是农村薪柴资源的匮乏,许多地方出现了乱砍滥伐、强取耕地和薪柴的局面,导致本区水土流失严重。注意此题强调的是人为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关于三个经济地带协调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部分高能耗、高原料消耗的企业转移到资源丰富的中西部
B.将有污染企业转移到中西部
C.将大运输量的企业转移到交通发达的东部
D.将轻工业和农牧业转移到资源短缺的东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东部经济地带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人口确实很稠密。但是东部如果要在全国范围内起到经济的带动作用,需要大力发展的应该是科技密集型的企业和资金密集型的企业。在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中,许多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已逐渐向越南等东南亚欠发达地区进行转移。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要求不高,适合建立在发展中地区。而我国东部经济地带已属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产业结构需要升级转型,如果再将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东部,将不利于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和发展高效益的经济。西部资源丰富可以接纳部分高能耗、高原料消耗的企业转移。所以A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