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高频考点《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20-01-16 06:43:4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10分)【旅游地理】阅读下列材料,问答问题。
浙江乌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一条流水贯穿全镇,它以水为街,以岸为市,两岸房屋建筑全面向河水,形成了水乡迷人的风光。水中不时有乌篷船依呀往返;岸边店铺林立叫卖声不绝于耳。

(1)简述乌镇发展旅游业的地理区位优势。(4分)
(2)分析该镇旅游资开发的不足之处及可能面临的问题。(6分)


参考答案:
(1)乌镇位于长三角区域,经济发达(2分)临近杭州、苏州、上海等大城市,市场距离近(2分)
(2)不足之处:旅游资源主要为古建筑,江南水乡风光等,资源类型单一(2分)。
可能面临的问题:景区地域空间狭小,承载力低,影响旅游效果(2分),商业活动及游客所产生的垃圾较多,污染环境(2分)。


本题解析:
(1)旅游业是一种高消费的行业,服务的对象主要是经济发达区的人群,经济水平高的地区人群,才有旅游的需求,离发达区近,来旅游的人口数量就多。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2)从材料可以看到,乌镇是江南水乡古镇,形成了迷人的水乡风光。可知该镇旅游资源开发是以古建筑,水乡景观为主。一河穿全镇,以水为街,以岸为市,说明空间狭小,承载能力小,景观类型单一。店铺林立,叫卖声不绝于耳,说明游客多。景区承载力小,空间小,游客多,游览效果就差。商业活动,游客总会产生的各种垃圾,会污染环境。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国庆节七天长假,南昌市某高校上大学的小明想约本班几个同学一起外出旅游。王浩和李晖提出去昆明,郭亮提出最好去海南,陈敏想去武夷山,小华提出去北京。但他们每人只有不足一千元的花费,又想让旅行社全包。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回答判断问题。1.他们最宜选择的旅游风景地是2.选择的主要理由是3.这次旅游活动要达到的主要目的是4.构成旅游景区的主体是
A.昆明
B.海南
C.武夷山
D.北京
E.旅游费用
F.交通条件
G.身体状况
H.旅游观光地
I.娱乐消遣
G.参观学习
市场购物
接受教育
旅行社
小明、王浩等
旅游景观
一千元的花费


参考答案:1. C
2. A
3. A
4.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旅游活动。
1.根据每人的旅游费用不足一千元,说明他们的旅游点选择不能离南昌太远。故选C项。
2.结合上题分析。
3.结合材料反映该次旅游的主要目的是观光游览,属于娱乐消遣;
4.游客是旅游景区的主体。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北纬46°28"~49°21",东经127°42"~130°14"。该市因盛产珍贵树种红松而名扬中外,境内森林覆盖率达82.2%,拥有亚洲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红松原始林,素有“红松故乡”和“中国林都”之称。伊春市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而多雪,受小气候的影响,雪量大、雪质好、雪期长。伊春市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小兴安岭纵贯南北,地理特征是“八山半水半草一分田”。北部多台地、宽谷;中部多低山丘陵,山势和缓;南部为低山,山势较陡。最高峰为平顶山,海拔1 429米。
(1)依据材料列出伊春市的旅游资源类型。
(2)政府为了发展经济,鼓励发展旅游业,以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分析伊春市发展旅游业的不利条件。


参考答案:
(1)森林等生物景观;奇石等地质地貌景观;沟谷、湿地等河流水文景观;冰雪等气象气候景观。
(2)周边地区经济欠发达,人口密度小,客源市场小,市场距离远;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容量小,地区接待能力不足。


本题解析:
(1)结合材料可知,伊春市的旅游资源包括生物景观、地质地貌景观、河流水文景观和气象气候景观等类型。
(2)从市场距离、交通条件、环境容量和地区接待能力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旅游资源的特征中,哪些是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所共有的(  )
①多样性 ②地域性 ③观赏性和吸引性 ④不可移动性 ⑤重复使用性 ⑥可创造性
A.①②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⑥
D.③④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旅游资源的可创造性是针对人文旅游资源而言的,其他特点是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所共有的。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学生只要掌握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并注意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特征的基本差异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陕西省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十一五” 期间,陕西省旅游接待量达1.45亿人次、总收入约 984亿元,分别增长26.1%和28.1%,其中入境游客增长46.3%,,报告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提出进一步保护大秦岭,建设国家山水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在 2011年的各项工作中,进一步壮大旅游业规模,将陕西省打造成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并提出通过继续办好西洽会、农高会等品牌展会和各种节会,促进会展、旅游、文化消费联动发展。
(1)从上述材料分析,陕西省的旅游资源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性。
(2)材料反映出现代旅游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延安旅游业的发展方向为红色旅游,试从社会、经济和文化三方面分析发展红色旅游对延安市有什么积极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多样性;可创造性
(2)旅游主体的大众化和旅游空间的扩大化等特点。
(3)社会:促进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建设,改善旅游环境。经济: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收入,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文化:有利于革命遗址和遗迹的保存。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