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3:51:08
1、单选题 读下图,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通过山麓自然带可以判断,甲地位于温带;乙地位于亚热带,丙地位于热带,所以纬度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是甲、乙、丙。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对于此类题学生还要掌握:(1)迎风坡降水条件较好,同一自然带在迎风坡出现的海拔较低;同一海拔,迎风坡更为湿润,植被生长情况较好,植株较为高大。(2)温带大陆性气候条件下可以形成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两种自然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形成的气候条件可以是温带季风气候,也可以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9分)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从南麓的厚畛子镇(海拔约650米)开始攀登山峰,是徒步登山、进行生态考察或旅游的主要路线。下面是某校高一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一次考察中遇到的问题,请你帮助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同学们自南坡向上攀登,将依次观察到的自然植被是常绿阔叶林、________、针阔混交林、________、高山草甸。当同学们到达高山区域,从背包中取出在山下准备的密封包装食品时,发现密封包装袋鼓起来了。这是由大气压________所造成的。
(2)在一般情况下,顶峰与厚畛子镇的气温相差约________℃,因此,同学们在上山前就应该考虑到温差,准备相应的行装。当同学们到达3 400米以上,就进入了高山草甸。这里地势比较平坦,上山的小径逐渐消失,这时同学们应用________等方法来确定方位。
(3)在秦岭南坡上,生息繁衍着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最著名的有“国宝”,这些大熊猫构成了一个种群。国家已在此设立了自然保护区,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在攀登过程中,甲、乙两位同学就如下问题产生了分歧。甲同学的观点是“山越高,山地垂直方向自然带的类型就越多”,乙同学的观点则是“山高,自然带的类型不一定多”。你认为哪一位同学的观点较正确?请简述理由。
参考答案:(1)落叶阔叶林 针叶林 下降
(2)18.7(18~19) 罗盘(指南针)、太阳位置与手表定向、上山路径的方向、旅游路线图、房屋朝向
(3)保护珍稀动物、提供丰富种源,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等
(4)乙同学的观点较正确。山地垂直方向自然带类型的多少,一方面受到高度因素制约,另一方面又受纬度(热量)因素影响,在高纬度地区高山的山地垂直分异规律不明显,而中低纬度山地垂直分异规律十分明显。
本题解析: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顶峰与厚畛子镇的温差可据此计算。山地垂直方向自然带谱的复杂程度不仅受山的高度、相对高度的影响,还受纬度、水分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高纬度地区高山的垂直分异规律不如中低纬度山地垂直分异规律明显。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图中岛屿两侧①②两种自然带的差异体现了(? )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小题2: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①自然带成因相同的是(? )
A.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
B.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带
C.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
D.南半球缺失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可知,该岛为马达加斯加岛,①地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加上沿岸有暖流经过,降水多,为热带雨林带,②位于背风坡,为热带草原带,两者体现了非地带性因素。
小题2:四个选项都属于非地带性现象,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主要是受寒流的影响;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带;南半球南纬50°~60°附近为海洋,不具备发育亚寒带针叶林的陆地环境。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及巴西高原东南部虽距赤道较远,但都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沿岸有暖流经过,都形成热带雨林带。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自然带的分布体现的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⑤自然带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分
B.①—⑤自然带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分
C.①—⑤自然带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热量
D.①和②自然带只在沿海地区存在,向内陆方向最终消失体现了非地带性现象—水分和热量
小题2:关于④自然带类型及其在大陆东侧分布纬度比大陆西侧低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寒带针叶林带 受海陆分布的影响
B.亚寒带针叶林带 受洋流的影响
C.苔原带 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D.苔原带 受洋流的影响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①~⑤自然带的分布是以热量为基础的,自然带随纬度的变化产生有规律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①和②自然带只在沿海地区存在,向内陆方向最终消失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小题2:从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图示区域位于亚洲东部、北太平洋西侧。根据纬度位置可知,自然带④在60°N附近分布极为广泛,应该是亚寒带针叶林带;受千岛寒流影响,④自然带在大陆东侧分布的纬度偏低。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分异规律是以水分为基础的是(?)
A.沿京九铁路坐火车沿途看到植被景观的变化
B.在同一海拔高度上珠穆朗玛峰南北植被不同
C.做火车从乌鲁木齐到连云港看见植被景观的变化
D.珠穆朗玛峰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明显的更替变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京九铁路是南北向的,沿京九铁路坐火车沿途看到植被景观的变化,是随着纬度在变化,是以热量为基础的,A错。在同一海拔高度上珠穆朗玛峰南北植被不同,是阴坡和阳坡的差异,热量是主要影响因素,B错。做火车从乌鲁木齐到连云港,是从西部到东部,是从内陆到沿海变化,看见植被景观的变化是以水分为基础的,C对。珠穆朗玛峰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明显的更替变化,是垂直变化,是以热量和水分为基础的,D错。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