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3:46:41
1、单选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能源的影响是?( )
A.使能源利用的种类不断减少
B.使能源利用的结构趋向多样化
C.使水能资源的蕴藏量不断增加
D.使不可更新的能源变成可更新的能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科技的进步不仅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也可以不断发掘新的能源,使能源结构多样化,但并不能改变能源的性质。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资源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人类活动产生地域联系的根本原因
参考答案:对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联系。由于区域间的资源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故实现区域之间的资源、经济活动的相互交流,而形成区域经济联系。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气候条件是影响建筑类型、风格的主要因素之一。据此回答(1)-(2)题。
小题1:我国东南沿海厦门、汕头一带及台湾的骑楼(如图),往往从二楼起向街心方向延伸到人行道上。其主要目的是:
A.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
B.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
C.节省建筑材料
D.便于行人避雨、遮阳
小题2:适宜的房内光照能杀死或抑制细菌繁殖,满足人体生理需要,改善居室微小气候。在建筑学中,日照条件是指阳光直接照射到房间内的时间长度和光照强度。对同纬度的不同地区而言,下列因素中,与日照条件无关的是:
A.房屋的朝向
B.房屋之间的间距
C.窗户采用单、双层结构
D.窗户的大小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骑楼属于物质文化景观,具有实用价值。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纬度较低,气温较高,降水多历时长,为了便于行人避雨、遮阳,当地人们才建设了骑楼,故正确答案为D。
小题2:对同纬度地区来说,太阳高度相同,为了获得直接的充足的阳光照射,应选择合适的建筑物朝向、房屋之间有合适的间距、合适大小的窗户等,而窗户采用单、双层结构的作用是保温,而不是获得更多的阳光照射,故正确答案为C。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09年世界标准日(10月14日)的主题为”,旨在通过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推动节能减排,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系统地提供解决方案。读全球温度上升3℃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完成1-2题。
1.有关升温3℃对靠雨水生长粮食地区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球变暖对全球各地区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
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
C.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有小幅增产
D.西半球粮食产量普遍会增产,东半球相反
2.据图推断,如果全球温度升高3℃,下列几个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
[?]
A.澳大利亚?
B.西亚?
C.北非?
D.中亚
参考答案:1.B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
材料二:下图为北方15个省(市、区)2005年1月平均气温及采暖耗能变化图 
2005年1月北方15个省(市、区)气温距平(℃)和采暖耗能变率(%)
(1)我国北方大部分省区1月平均气温____(偏高、偏低),图中1月平均气温偏高比较明显的两个省区
? 其采暖耗能分别减少了____和____。
(2)我国北方冬季气温总是比南方低,采暖耗能多,但酸雨危害的面积比南方小很多,主要原因是____
? ___________。南方酸雨危害最严重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
(3)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偏高;8.5%;15.8%
(2)降水较少;西南地区
(3)①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②热带雨林等植被的减少。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