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8 13:43:29
1、填空题 读“三圈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每空1分,共13分)
(1)图中各字母所在的气压带的名称:
A ;B 。
C ;D 。
(2)B气压带和C气压带之间的风带叫做 ,常年受该风带控制的大陆西岸气候类型为 ,气候特征为 ;该风带与C气压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类型叫做 ,这种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分布规律是 。C气压带和D气压带之间的风带叫做 。
(3)常年在D气压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叫做 ,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
参考答案:
(1)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不可用简称,如“副高”、“副低”等)
(2)西风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温和湿润 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纬度、海陆位置均须有)
东北信风带(“东北”二字不可省略,可以“北半球”替代)
(3)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
本题解析:
(1)A位于极地地区,盛行下沉气流,为极地高气压带;B地盛行上升气流,为副极地低气压带;C地盛行下沉气流,为副热带高气压带;D地盛行上升气流,为赤道低气压带。
(2)副热带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的风为西风带。
此纬度大陆西岸终年受从海洋吹来的西风影响,形成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气候。
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的地中海气候。
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之间为东北信风带。
(3)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的地区,终年高温多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考点:主要气候类型。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多云阴雨的白天,气温较低,主要是因为大气的( )
A.吸收作用强
B.反射作用强
C.散射作用弱
D.保温作用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多云阴雨的白天,大气对大气的削弱作用强,因此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少,气温低。
考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0分)图1为热力环流示意图,图2是三圈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b两地气压(P)和气温(T)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
A.Pa>Pb;Ta>Tb B.Pa<Pb;Ta<Tb
C.Pa<Pb;Ta>Tb D.Pa>Pb;Ta<Tb
(2)若图1所示地区在北半球。理论上,c、d之间的稳定水平气流方向为
A.东风 B.东北风 C.南风 D.西南风
(3)图2所示时期,太阳直射点在 半球,此时33°N受 的控制。
(4)图2中数字 表示低纬环流圈,字母 表示副极地低气压带。
(5)图2所示时期,在亚欧大陆上形成的气压中心是 ,它切断了 气压带
(填字母);南亚地区盛行 风,嘉兴的气候特点是 。
参考答案:(1) D (2) A
(3) 南 , 盛行西风 ;
(4) ① , c ;
(5) 亚洲高压 , c , 东北 , 低温少雨 。
本题解析:(1)图示b处盛行上升气流,故判断近地面气温较高,故气流上升,则近地面形成低压;a处盛行下沉气流,故判断近地面气温较低,故气流下沉,则近地面形成高压,故D项正确。(2)结合上题分析,b处盛行上升气流,故高空形成高压;a处盛行下沉气流,故高空形成低压,故水平气压梯度力从高压指向低压,即由c指向d,考虑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与等压线平行,故形成东风。(3)图2中赤道附近的赤道低压带完全位于赤道以南,说明全球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判断诶北半球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33°N附近,受气压带风带南移影响受盛行西风影响。(4)低纬环流即位于0°--30°之间为①。副极地低压位于60°附近,为C。(5)图示为北半球冬季,故亚欧大陆上冬季受亚洲高压影响,切断了副极地低压带,南亚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嘉兴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低温少雨。
考点:本题考查全球性大气环流和读图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能抓住图示信息,进一步分析热力环流的气温和气压差异,尤其主要高空的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影响,最终与等压线平行);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中部某省区1961年以来冬季日数统计曲线图,回答下面各小题。
【小题1】该省区大部分年份冬季“缩短”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冬季风势力减弱
C.距海近
D.纬度较低
【小题2】2013年该省区夏季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20.6天,利于( )
A.冬小麦的成熟与收获
B.冬小麦产量的大幅度提高
C.避免病虫害灾害
D.秋作物的播种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冬季风势力、海陆分布和纬度问题均为某年河南省较其他区域冬季时长短的可能原因。但是该省大部分年份(长期)冬季缩短的原因主要是和全球气温变暖有关。
【小题2】夏季高温日数偏多,则可知河南省容易发生干旱灾害,晴天日数增多,光照充足,利于冬小麦的成熟与收获,故A选项正确;旱情出现并时若及时灌溉,可延长其灌浆时间,为小麦粒重形成提供良好的条件,提高冬小麦产量,但旱情程度不同,则对冬小麦的产量影响不同,故B选项错误;出现旱情期间,不可忽视小麦红蜘蛛、吸桨虫、条锈病等病虫害,故C选项错误;旱情对秋作物的正常播种极为不利,需要进行灌溉播种,故D选项错误。
考点:全球气候变化;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3)
材料一 北美部分地区七月等温线(单位:℃)图。
材料二 上图中N地与欧洲同纬度某地气候资料表。
(1)图中等温线M的值为 ℃,请说出判断理由。(6分)
(2)与同纬度欧洲某地比较,N地气候具有明显的 (海洋、大陆)性,请用材料二加以说明,并分析其成因。(11分)
(3)试简述图中R河对该国发展经济的有利影响。(6分)
参考答案:
(1)20(2分) M等值线为20℃~24℃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温线(2分);M等值线内为河流源地,海拔高,气温低(2分)。
(2)大陆(2分),N地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高(或N地气温年较差大)(2分),N地年降水量少,季节分配不均匀(2分)。成因:N地位于中部大平原,冬季受北冰洋寒冷气流影响气温低(2分),夏季受墨西哥湾(大西洋)暖湿气流影响气温高(2分),西部高大山脉(或科迪勒拉山系)阻挡太平洋的暖湿气流(西风),受海洋影响小(2分)。
(3)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了灌溉水源(2分),稠密的河网并与湖海相通,形成了发达的内河航运网,航运价值高(2分),支流流经山地,落差大(或支流水能丰富),有利于发展水电(2分)。
本题解析:
(1)仔细读图,根据图中等温线的数值变化结合当地的地形条件分析。由图可知 M等值线为20℃~24℃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温线,M等值线内为R河一支流的发源地,海拔比该支流与24℃等温线交点位置高,气温相对较低,根据同图等差原则,所以M的值为24℃-4℃=20℃。
(2)大陆性与海洋性一般从气温的年较差大小、降水的季节变化与降水量的多少方面分析。根据材料二可知,与同纬度欧洲某地相比,N地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高,气温年较差大;N地年降水量少,季节分配不均匀。由图可以看出N地位于中部大平原,冬季受北冰洋寒冷气流影响大,气温低,夏季受墨西哥湾或者大西洋暖湿气流影响大,气温高;西部有高大山脉(或科迪勒拉山系)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西风),受海洋影响小。
(3)河流对发展经济有利影响主要从发电、航运、灌溉、养殖等方面分析。R河是密西西比河,为美国最大的河流,水量丰富可以为工、农业生产提供灌溉水源;图中显示该河河网稠密并与湖海相通,形成了发达的内河航运网,航运价值高;支流源于西部或者东部的山地,落差大,水能丰富,有利于发展水电,促进经济发展。
考点:本题考查等温线图、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流域的综合开发。
本题难度:一般